木制六棱形天文望远镜,18世纪,欧洲制造。

此件为单筒折射式望远镜,长200厘米,筒径8.5厘米,物镜孔口周围圈黑色硬纸壳,壳内物镜径2.5厘米,目镜径2.5厘米,目镜处周围圈四层叠状黑色硬纸壳。镜筒为六棱形,每面髹浅棕红色漆,上錾黑色西蕃花草叶纹。采用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命名的开普勒式折射望远镜的光路系统制成,用于观测天文现象,观测物体成倒像。

镜筒下置红木架,长77厘米,宽34厘米,高147.5厘米,架下设四个红木轮,能前后移动,架上有四个滑轮和四个手摇木柄,能控制镜筒上下活动,以便选择最佳观测角度。红木架子是1758年迁居英国的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Sir.WilliamHerschel)制作的。折射望远镜面对被观测物的透镜组。其作用是接收来自天体等物体的光能,并在焦平面上形成实像,以便用目镜观测或直接拍摄,或在焦平面放置终端设备(例如光度计、分光仪等),用来研究天体的光度和光谱。观测望远镜光学结构中最后成实像的透镜或透镜组,由于靠近观测者的眼睛,故名。目镜视场大小与其结构有关。同一类型的目镜,视场直径与放大率成反比,即放大率愈高,观测到的视场愈小。使望远镜光学系统的各个元件按设计要求彼此保持精确位置的封闭式筒或开放式桁架。自然科学中最古老的门类之一。天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太阳系内各种天体、太阳、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和宇宙。起初人类对每天可见的天体进行观察,发现星空的一些位移规律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指导作用,从而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自远古时代,天文学就与时间、历法等知识以及大地测量、航海等活动紧密结合,深入地渗透到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中。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折射望远镜。用透镜作物镜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架折射望远镜于1609年由伽利略创制,其以凸透镜作物镜,凹透镜为目镜,名为伽利略式望远镜。后来又有经开普勒改造的一种望远镜,是以凸透镜作物镜和目镜构成的,名为开普勒式望远镜。早期折射望远镜的物镜都是单透镜,其色差和球差相当严重,如将物镜焦距加长,便可减少这种影响。18世纪20年代第一个消色差物镜诞生,但直到19世纪晚期才得到广泛应用。即酸枝木,泛指豆科黄檀,属酸枝木类植物。有黑酸枝、红酸枝、白酸枝三种。

文章标签: 望远镜 天体 透镜 目镜 观测

猜你喜欢

铜蒸溜器
银寿字圆药盒
画珐琅开光鼻烟壶
蒙古象棋
水浒人物图纸牌
美国头痛药膏
栽绒洋花地毯
益智穿线板
画珐琅花果蝶烟壶
翠鼻烟壶
青玉凤蝠纹如意
木制人
成罐大凸花茶
游戏动物纸牌
小电影机
银彩漆仿圈
纸制鲇鱼风筝
龙井茶
0.1450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