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房款癸卯解元墨,明,高7.2厘米,宽3.1厘米。墨上圆下方,一面有楷书阳文“癸卯解元”四字,上方有一米珠痕,珠已缺;其下为“古歙岩镇程君房制”楷书阳文。另一面为玉兔蹲卧于树下,其下为阳文楷书“夜光维河,顾兔在腹,冉冉天相,待尔场屋。幼博。”一侧款识“辛丑年造”。“幼博”为程君房的字。程君房,即程大约,又字幼博,安徽歙县人,明代制墨名家。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称:“百年以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程君房也自诩:“我墨百年金不换。”程君房的墨品精良,墨谱的图式和墨模的雕刻也各尽其美。其著《墨苑》六部十三卷,520余式墨,按玄上、舆图、人宫、物华、儒藏、锱黄等分为六类,其墨样均由当时著名书画家设计,因此精妙无比。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乐府诗集》三四《相和歌辞·董逃行》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哆长跪捣虾蟆丸。”晋傅云《拟天问》(《太平御览》卷四引)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傅云《歌词》(《初学记》卷二九引)云:“兔捣药月间安足道!……。”故世以玉兔为月之代词。

程大约(生卒年不详),字幼博,别字君房,号筱野,明徽州府歙县人。太学生,能古文,善于制墨。曾仕鸿胪寺序班。著有《程幼博集》六卷。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制墨用的工具,又名墨印、墨范。一般用木料(石楠木)雕绘而成。从实用功能讲,墨模是为制墨而用,处于附属地位,但从艺术角度看,墨模雕刻本身即具极高的观赏性,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凡墨模雕刻为阴文,塑成的墨则为阳文,反之墨模雕刻为阳文,塑成的墨则为阴文。墨模在雕刻技法上有线刻、浮雕及圆雕数种,型制样式上多种多样,务求精工。

六部之名始于隋唐。从隋唐到元代,六部虽属中央的重要机构,但不直接隶属于皇帝。六部按序列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主官为尚书。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将权力分给原属丞相管领的六部。六部自此直接隶属于皇帝,成为中央主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

文章标签: 书画 墨模 雕刻 尚书 礼部 地位 阳文 玉兔 皇帝 程君房

猜你喜欢

罗小华一池春绿墨
白鹤山人端石长方砚
花卉木画箱
端石雕九龙云从砚
蜡印故事笺
黄杨木雕董其昌书诗笔筒
程君房制百子图墨
椭圆形石砚
墨水平板电脑装饰着投资徽章
方于鲁文彩双鸳鸯墨
刷子和盖子
吴去尘龙九子墨
程君房墨出青松烟圆墨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黒釉天目
玳瑁管紫毫笔
程君房千岁苓圆墨(硃砂)
青石鱼子纹长方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