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墨卷传衣图轴》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创作的一幅水墨画。

主要内容

本幅自识:“己丑南宫墨卷五策,为好事者所藏,得岸上人袖以示予。风檐仓卒,书道殊劣,何烦碧纱笼袭之三十五年也。自予孙庭收之,则不啻传衣矣。以此画易之。癸亥三月念一日。玄宰。”钤“董其昌”印。

鉴藏印钤有: “董氏冢孙庭记”、“董对之”、“用龢宝之”等。

“癸亥”为明天启三年(1623年),董其昌时年69岁。

此图取倪瓒二段式构图,简远平阔。近景画坡石岸渚,树木几株,枝叶葱郁。中部以留白手法表现平缓的湖水,缓缓过渡到远处的山岭以及山下的村舍民居,一派温润清幽的江南丽景。作品用笔秀逸率真,精妙地运用了水墨之浓淡、干湿变化,并兼以黄公望之枯笔短皴勾擦山石,笔致浑厚润泽而不失苍率之趣,堪称董氏晚年山水画佳构。

在董其昌的自题中表明了画此图的用意。其自题大意为:35年前(明万历十七年,即1589年)参加殿试得中进士,所作五道策文后被好书之人所收藏。今有从事书画交易的中间人携来再观,虽觉彼时书法因时间紧迫而不佳,但作为自己成就功名的试卷,便以此图换回墨卷,交付孙子董庭保存,以昭示诗书传家之意。

在这段自题中,出现了两个关键词语“南宫”、“策”。“南宫”一词原意指南方星宿,汉时以南宫一词比拟尚书省,后代又称礼部为南宫。明清时期,殿试由皇帝主持,除以王、公等为监试外,由礼部尚书为总管。“策”为文体之一种,古时科举试士用“策”对之,尤其是殿试之时,只考“制策”一场,故亦称策试。据《明史》卷二二八《董其昌传》所载:“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则可以肯定,作者自题中所述“己丑南宫墨卷五策”,其意所指为作者当年殿试时所作五卷策文。至于十分重要的殿试策文如何能够为好事者所得,尚有待考定。 [1] 

作者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2】


文章标签: 书画 南宫 董其昌 墨卷 自题 礼部

猜你喜欢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芳树遥峰图
仿古山水册6张 山水图
仿古山水册
仿古山水册8张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仿宋元人缩本画跋册14开86
封泾仿古图
临米芾方圆庵记
赤壁图卷
童子礼佛图
梧竹书堂图
文殊
梅花水仙图
王羲之像
荷花鸳鸯图
枫溪垂钓图
桃源图卷
0.2429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