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俭惟德”玺,清道光,寿山石质,随形雕灵芝葡萄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厘米见方,通高9.5厘米。“恭俭惟德”语出《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盖言谦也;恭俭惟德,无载而伪,盖言德也。”道光《养正书屋全集定本》卷三二在引述这段话之后,又进一步申明为政之要,首尚节俭:“在内则节身谨度,屏去浮华,崇尚恭俭,而忠良任之勿贰,谗佞去之勿疑,虚心礼下,常念满损之戒。”充分显现出道光帝对节俭的重视。他认为作为帝王治理国家,重要的是节用和爱人。所谓节用,就是要汰除奢华,节所当节。帝王治国,要量入为出,皇室的一切费用,都要以节俭为要,有用有节,不伤财,不害民;要理顺财政,将节俭开支形成制度,只有这样,国家有事,才不会忧虑国库空虚。继位以后,道光帝又着重把节俭从经济角度引申到治国之道中去,作为修身图治的必要措施,力求贯穿于施政中,并谕令把节俭作为制度和治国的原则固定下来,使其成为振兴王朝的永久图治之道。在道光眼中,节俭不仅是一项经济措施,同时也是他的施政纲领,是他要推行的节俭政治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倡节俭,道光帝还身体力行,从我做起,衣食俭朴,裁减贡物,力戒宫廷浮华,几十年如一日,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曾有记载:“宣宗御宇三十年,服用之俭,为史册所罕见。所服套裤,当膝处穿破,辄令所司缀一圆绸其上,俗所云打掌是也。于是大臣效之,亦缀一圆绸膝间。”其节俭程度在有清一代帝王中是十分罕见的。此玺是反映道光帝节俭思想的重要实物。叶腊石之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名寿山石。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寿山石是雕刻和治印的优良材料。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文章标签: 尚书 道光帝 帝王 材料 灵芝 恭俭惟德 内容 道光 寿山 制度

猜你喜欢

铜柱钮“太医院印”
青玉蹲龙纽“知不足斋”玺
青田石“彰厥有常”章
青金石螭纽“大块假我以文章”玺
碧玉龙纽“武功十全之宝”
白玉螭纽“追逐其章”玺
昇平署木印
寿山石夔龙桥纽“雍正御览之宝”
碧玉交龙纽“十全老人之宝”
寿山石“金石千秋”章
玛瑙螭纽“半榻琴书”玺
寿山石双兽纽“亲贤爱民”玺
白玉螭纽“众花胜处松千尺”玺
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
青玉兽纽“千潭月印”玺
田黄石“三希堂”玺
寿山石“破尘居士”玺
青金石螭纽“月明满地相思”玺
0.1266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