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老虎,清,长36厘米,宽16厘米,高20.6厘米,尾长42厘米。清宫旧藏。布老虎头颅硕大,尾巴颀长,造型雄壮。全身彩绘虎斑,头顶上饰“王”字,憨态可掬。其眼内原嵌有眼珠,现已脱落。这个布老虎白天能当玩具,晚上也可以用作枕头,既美观又实用。布老虎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玩具。因为老虎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灾,带来平安吉祥,所以当孩子出生时赠送布老虎就寄予了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人们还认为虎食五毒,所以在端午节时也有送布老虎的习俗,表达了人们驱邪、祛病和祈福的愿望。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其实壁虎无毒,但却被认为是剧毒物。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为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艾节、浴兰节、解粽节、菖蒲节、端五、重午、重五。名称虽异,但各地过节的习惯是基本一致的。每届斯日,家家户户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种种习俗不一而足。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时代大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据梁代吴均所著《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揖拯救,端阳兢渡,乃遗俗也。”由是观之,时人因不舍忠臣屈原死去,于是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挽救,此即中国龙舟竞渡之起源。以后,每年此日百姓都通过划龙舟的形式纪念先贤,采取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驱散江中之鱼,从而避免河鱼侵扰屈原之身。此外,荆楚之人最初还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借以祭祀屈原。为防止游鱼吃掉,便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竞渡之习、食粽子的风俗绵延及今,其影响力之巨大可见一斑。挂艾叶和菖蒲同样是端午节时的民间活动,人们将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外,希望起到避邪驱瘟、驱魔镇鬼之功效。

文章标签: 屈原 老虎 中国 布老虎 农历 艾叶 习俗 龙舟 活动 粽子 菖蒲

猜你喜欢

婚礼游行的微型图Miniature Figure of a Wedding Procession
彩蛋
清光绪设色瑶族宗教风俗画立轴
皮影(花草奇石)
迎亲仪仗队
小丑3
婚礼游行的微型图Miniature Figure of a Wedding Procession
小生2
水漫金山
木雕先锋小姐面具
廉颇
梅降雪
秦英征西
小生
皮影(花脸尖顶盔)
青狮吐八宝
婚礼游行的微型图Miniature Figure of a Wedding Procession
皮影(花脸纱帽头)
0.1144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