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顶皮吉服冠,清,高16厘米,直径30厘米。清宫旧藏。清代官员品级不同,其冠顶所嵌珠石的种类亦不同,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又有冬夏之别。记录清代冠服制度的《大清会典》对官员的帽顶有着明确规定:“文、武六品官用砗磲”。此冠形式为圆顶,折沿,冠顶缀铜鎏金镂空菊花托,其上承以砗磲顶珠,四周洒垂红色拈丝绒线,项下饰蓝布抽拉式系带。此冠为清代六品官员穿着蟒袍时所戴用。这顶文、武六品官冬吉服冠以石青色素缎为面,大红色皱绸里,外镶薰貂皮边。其造型简练自然,颜色搭配沉稳和谐,制作工艺精致细腻,为清代官员吉服冠中之上品。又称“车渠”,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蚌壳类动物。其壳的表面通常呈灰白色,壳内色白而有光泽,古时将其列为“七宝”之一。书名。简称《清会典》。清官修政书。康熙时初修,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各朝迭加续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成书一百六十二卷;雍正十一年(1733年)成书二百五十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成书一百卷;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成书八十卷;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成书一百卷。采取“以官统事,以事隶官”的写法,以政府机构为纲,系以各种政事。各朝所修《会典》叙事时间相接,汇编清代各官衙的执掌、政令、事例及职官、仪礼等制度,为研究清代典制的重要资料。各书成书时均有殿本。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唐代时有《唐六典》,虽为六,实包括中央地方所有官署的体制。明清时改称会典,仍以六部为纲。清又有会典则例与会典并行。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即不加捻的丝线。

文章标签: 官员 会典 制度 成书 鎏金 表面 技法 武六

猜你喜欢

黄云缎勾藤米珠靴
行服带
皇帝行服冠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
黄缎织八团金龙绵袍
绿地缎海棠菊狗衣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驼色缎平金百鸟纹绵袜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石青纱妆花云蟒纹单朝袍
湖色团花事事如意织金缎绵马褂
黄色云龙妆花缎袷朝袍
绿色缎海棠菊花纹狗衣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草绿色绸绣牡丹团寿夹马褂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红色纱地满绣回纹平金云龙袷褂
金累丝花囊
0.0717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