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自书“卧游”,钤朱文“沈氏启南”印,其后分别绘石榴、平坡散牧、栀子花、山水小景、秋山读书、枇杷、雏鸡、芙蓉、仿倪山水、梅花、杏花、秋柳鸣蝉、江山坐话、白菜、江山垂钓、仿米山水、雪江渔夫等山水、花鸟小景。每幅画中均有画家自题,结合画面物象抒发其内心感受。落款后钤朱文“启南”、白文“石田”或白文“石田翁” 等印。

画作内容

根据末开画家自题,可知该册页的“卧游”之名源自南朝宋宗炳在居室四壁挂山水以卧游的典故。然而不同于挂轴的是,该图册还可于卧床时仰面翻阅。 由此可见画家的绘制初衷和生活情趣。

第三开平坡散牧,右上画家自题:“春草平坡雨迹深,徐行斜日入桃林。童儿放手无拘束,调牧于今已得心。沈周。”下钤朱文“启南”印。画面左上有朱文“之”、“赤”印,右下钤朱文“昆山王成宪画印”

沈周卧游图册第十开 仿倪山水

沈周卧游图册第十开 仿倪山水 [1]

、“士元”印,左下钤朱文“启南”印。

第六开秋山读书,左上画家自题:“高木西风落叶时,一襟叶夹坐迟迟。间披秋水未终卷,心与天游谁得知。沈周。”后钤朱文“启南”印。画面右下有朱文“昆山王成宪画印”,左下有朱文“士元”、“卧庵所藏”印。

第七开枇杷,右上画家自题:“弹质圆充饤,蜜津凉沁唇。黄金作服食,天亦寿吴人。沈周。”后钤朱文“启南”印。画面右下有朱文“士元”、“卧庵所藏”印,左下有朱文“昆山王成宪画印”。

第十开仿倪山水,画家自题:“若忆云林子,风流不可追。时时一把笔,草树各天涯。沈周。”后钤朱文“启南”印。画面左下有朱文“昆山王成宪画印”、“映山珍藏”印,右下有朱文“卧庵所藏”、“士元”印。 [1] 

作者简介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父亲恒古、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一生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笃于友谊,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他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文章标签: 山水 画家 朱文 沈周 启南

猜你喜欢

雏鸡图
垂钓
京江送别图
瓶荷图
青绿山水轴
青园图卷
山水册
春云叠嶂
山水轴(魏园雅集)
莲溪鱼隐图
仿古山水册8张
出处图卷
山水立轴
仿古山水册
春耕图轴
三顾草庐图
辋川十景图
枫溪垂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