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楼阁式大更钟,清宫造办处,清乾隆,高330厘米,底座145×96厘米。钟一层楼阁正面是二针时钟盘,其上五处上弦孔自左至右依次为打更、打时、走时、打刻、发更。它们以羊肠弦悬的铅砣为动力源,上弦后铅砣下坠产生动力,带动齿轮传送系统。二三层楼阁所扣三个铜钟,自上而下为打更、打时、打刻用。钟旁各有一铁锤,连接在机芯传动系统上。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更钟是依据中国古代夜间敲更报时的传统而创制的独特的钟表类型。它的机械结构独特,除具有一般钟表的走时、报时、报刻系统外,又增加了发更、打更系统及定更、调更装置,能够按一年之中二十四节气夜间的长短调整并确定更的起讫和间隔时间。

5套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是:定更装置与走时系统相连,走时系统控制每天起更、亮更的时刻,使发更、打更系统在指定的时间内运作,其它时间则静止不动。同时,打更系统又受调更装置的限制,每天打几下更由调更装置决定。简单地讲,更钟工作流程是:调更、走时、定更、发更、打更。传动系由齿轮组成,将力矩由原动系传给擒纵机构,传动系齿轮带动走针系指示时间。传动系齿轮只作单方向转动,其旋转运动是断续的,因为齿轮的转速受擒纵调速机构控制,齿轮的旋转过程实际上是由许多次微小的转动所组成。

文章标签: 齿轮 走时 系统 我国 紫檀木

猜你喜欢

绿漆木质描金花望远镜
铜镀金地球座标仪
八音盒
傅科摆模型
新法地平日晷
三套钟机芯
铜镀金腰果形赤道公晷仪
铜镀金嵌料石花镜表
双童托紫檀多宝格表
铜镀金嵌珐琅钟
搧扇机器人表
康熙朝地球仪
纸制天体仪
铜镀金珐琅倒球卷帘转人钟
木制金漆鸟音笼
看朔望入交仪
纸筹式计算器
铜镀金浑天合七政仪
0.1126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