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雕松树罗汉像,明代,高12.7厘米,底径16.1厘米。清宫旧藏。此像以圆雕技法刻成,分底座与罗汉两部分。作者将一大节竹筒从中间截去一部分,留下底节和部分中节,刻成一棵松树和盘石座。座下奇石叠错,座上独松依石耸立,苍古遒劲,有如伞盖。树下座上,作者把一块竹根圆雕成一尊罗汉。罗汉庞目深眉,朵颐丰颡,双耳垂肩,左手撑地,右手抚膝,手中持一串念珠,袒肩露腹,盘膝曲肱席地而坐。他的右膝上有一小狮,昂首张口,蓬发翘尾,左足上举,按在罗汉的前胸上。罗汉目光下垂,观看小狮,神情慈祥。这件圆雕松树罗汉像雕刻的是十六罗汉中的第八尊伐阇罗弗多罗尊者。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念珠又称数珠,为佛教中记数之随身法物,数量有所不同,所表征之意义也有别,如108颗念珠象征断除108种烦恼。据记载,我国佛教使用念珠始于隋唐时期。十六罗汉之第八尊。他原是一位猎人,后出家,戒杀生。他苦修成罗汉时,曾有两只小狮子跑至他身旁,为感激他放下杀生的屠刀而跳跃。从此伐阇罗弗多罗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故又称“笑狮罗汉”。后人有诗赞曰:“老衲究何术,神狮戏身前。爪牙无所措,佛法果无边。”


文章标签: 罗汉

猜你喜欢

独楽香合
鼻烟壶
杯子
黄杨木雕观音
明柏木桩
明 雕紫檀松竹梅笔筒
“犀牛角”杯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明圆形八卦木罗盘
万寿無極堆朱器局
楼閣山水人物堆朱長方形箱
圆柱形容器
「-松」款透雕松荫高士图竹刻臂搁
竹雕飞熊
张希黄沉香木刻东坡游赤壁图酒斗
徐渭铭、柯有榛书、吴光亨刻竹刻臂搁
明花瓣纹银镶边木梳
明红漆戗金经板
0.1248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