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黑漆地描花笔筒,清中期,高13.7厘米,最大径11.5厘米。清宫旧藏。筒身6瓣花式,每一面均微凹入,通体曲线优美。底部6顶角设6矮足。口、足边沿饰变体夔纹,筒身主体纹样则为开光内饰各式折枝花卉,如牡丹、玉兰、菊花、梅花等,图案黑地白章,效果鲜明强烈。此种工艺制作方法需首先于象牙表面去地浅浮雕纹饰,然后在空地上反复髹黑漆,直到漆面与纹饰高度平齐再加以打磨修整,并在局部如花蕊、叶脉等处配合阴刻填漆技法,才能达到最理想的装饰效果。其整体观感已经突破象牙雕刻在色彩上的某些局限,这种工艺是清中期宫廷牙雕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之一。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种。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填彩漆,即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文章标签: 花卉 装饰 技法 纹饰 表面 折枝 效果 纹样 牙雕 内饰 浮雕 雕刻 我国 牡丹 传统

猜你喜欢

乾隆紫檀嵌石花卉笔筒
牙雕狮戏金钱纹方盒
象牙镂雕葫芦式花囊
犀角雕松阴高士杯
犀角仿古雕活环光素匜
牙雕松荫策杖笔筒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牙刻“无逸斋精鉴玺”
牙雕开光进宝图转芯式笔筒
象牙镂雕双喜字“大吉”葫芦
描金夔龙凤象牙什锦梳具
象牙雕葫芦形笔掭
象牙镂雕花卉人物笔筒
犀角雕螭纹杯
犀角镂雕鹤鹿同春杯
犀角雕仿古螭纹爵式杯
犀角雕松枝龙虎纹杯
犀角雕人物故事纹杯
0.1162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