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彩绘侏儒俑,唐,高13厘米,宽7.5厘米。俑头戴黑色幞头,浓眉大眼,鼻头较粗,阔口。上身内穿半袖衣,外穿翻领大衣,右袖脱下,斜系在腰间,左手下垂,右手握拳抬起。该俑头及上身较大,双腿较短,从形象上看应为一侏儒。唐朝侏儒一般为地方进贡,如道州居民身材短矮,每年都要向朝廷上贡,号为“矮奴”。有些则是外国进贡给唐朝的贡物。从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看,这些充斥宫廷和世族贵胄之家的侏儒或作滑稽表演,供主人取笑娱乐,或为服侍主人生活的一般杂役,还有的专门充当肉几,供主人凭坐。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至唐末僖宗(公元九世纪)时,又出现了硬胎的帽围,即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以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须对镜系裹,称为“军容头”。以后二脚的形状变化更多,五代多二脚上翘,称“朝天幞头”,宋代以后又出现弓脚幞头、卷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等形式。历代幞头的演变形状也成为鉴定绘画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文章标签: 幞头 世纪 形状 公元 主人

猜你喜欢

陶黄釉彩绘男俑2
陶彩绘女舞俑3
陶彩绘持笙女俑2
陶胎黄釉卧豕
三彩天王俑2
陶彩绘女俑2
刘三娘等造石双阿弥陀像
红陶生肖俑——龙
三彩武士俑1
陶骆驼2
三彩天王俑
瓷兔
玄武纹砖
陶黄釉彩绘男俑
陶彩绘舞马
青石十二生肖——兔
三彩胡人俑
陶彩绘骑马俑
0.0889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