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彩绘男优伶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高44.5厘米,宽15.5厘米。俑头戴幞头,身著圆领袍,中束带,袍左右开衩,双手缩于袖中,抬足扭腰,作表演状。其身份应是宫廷中提供娱乐服务的优伶。南唐位居江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兼袭盛唐遗韵,广罗艺文英才,故歌舞称誉当时,优伶充斥宫中。此优伶俑便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该俑制作于南唐升元七年(943年),1950年出土于江苏江宁祖堂山李昪钦陵。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至唐末僖宗(公元九世纪)时,又出现了硬胎的帽围,即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以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须对镜系裹,称为“军容头”。以后二脚的形状变化更多,五代多二脚上翘,称“朝天幞头”,宋代以后又出现弓脚幞头、卷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等形式。历代幞头的演变形状也成为鉴定绘画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始于公元742年,止于公元756年,共15年。其中开元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李昪(888—943年),五代南唐国的创建者。字正伦,徐州人。少孤贫,后为徐温养子,改名徐知诰。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即帝位子金陵(今南京),改年号升元,国号大齐。升元三年复姓李,改名昪,改国号为唐,史笱南唐。

文章标签: 公元 幞头 世纪 优伶 宫廷

猜你喜欢

五代青铜鎏金观音菩萨像
铜徐喜造菩萨立像
五代闽国刘华墓高髻拱手女俑
铜李法囗造佛立像
如来坐像
石佛坐像
五代彩绘陶持杖立俑
五代木雕彩绘罗汉像
五代闽国刘华墓人首鱼身俑
菩萨的头
五代闽国刘华墓幞弯身男俑
五代彩绘陶持剑立俑
五代连身陶俑
小佛塔
铜鎏金水月观音菩萨像
五代闽国刘华墓戴幞头帽拱立男俑
五代闽国刘华墓戴风帽扶杖老人男俑
珽Scepter
0.0907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