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隄帖》页,宋,李之仪书,纸本,行书,纵28.3厘米,横35.8厘米。

释文:

之仪再拜启。自汴隄瞻近,遽复累年。一曾投书海上,不辱报,勿勿不敢嗣音,而旧德相求。庶几未在弃黜,故役投满,谓得还□遂见□右。又尔维絷,其味可知,美绩在人固久。显部回翔,讵得为终岁计。归历严近,勤向尤属,晚春更觊善卫,前对光宠。之仪再启。

鉴藏印记有“宋荦审定”、“淞洲”、“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莲樵鉴赏”等。

《汴隄帖》是李之仪对友人应酬问候的信札。此帖笔画劲媚,结构紧凑,重心于上,展示了李之仪的书法特点。

著录于《书画鉴影》卷一一《名贤手简册》之一。李之仪(生卒年不详),字端叔,乐寿(属河北省)人。北宋元丰年间登进士第,曾为苏轼知定州时的幕宾,历枢密院编修官、原州通判。元符中,监内香药库(管理香药库的官)。宋徽宗时期因为给范纯仁遗表作行状(人物传记),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遂居姑熟(今安徽省芜湖),又自号姑溪居士,后徙唐州(今河南泚阳),至朝请大夫。李之仪善文章,尤工尺牍,苏轼谓之“如刀笔三昧”。有《姑溪居士前后集》七十卷行世,前集五十卷,为南宋吴芾所编;后集二十卷,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亦出自宋人之手。今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存世墨迹除《汴隄帖》外,还有《别纸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宋荦(1634—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晚号西陂老人,一作西陂放鸭翁,河南商丘人。宋权之子。康熙年间以父荫入仕,官江苏巡抚,后累升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为官以清节著名于时。博学多识,精鉴藏,工诗词古文,与王士祯齐名。所藏皆古人名迹及一时名家名作,朝夕研习,耳濡目染,遂悟画法,所作兰竹亦极超妙。著有《西陂类稿》、《枫香词》、《漫堂墨品》、《沧浪小识》等书行世。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清代李佐贤撰写的一部书画著录书。李佐贤(?-1876年),字竹明,利津(今山东省)人。全书二十四卷,记述了其亲眼所见的书画作品,有些还涉及了内府图书。按时代顺序编排,始于东晋,终于清乾隆朝前。以卷、轴、册形式分类记载。

文章标签: 李之仪 汴隄 图书 西陂 年间 鉴藏 苏轼 姑溪 居士 河南 书画 宋荦 漫堂

猜你喜欢

宋人法书(二) 册  宋李之仪书尺牍
尺牍(陶生帖)
行书三札卷纸本
珊瑚帖
宋四家小品 冊1封面
二札帖纸本
李白仙诗卷蜡笺
洞庭春色赋 中山松醪赋 合卷
宋四家小品 冊5、蔡襄 尺牘
自书诗卷
山堂诗帖
行书杜甫诗
尺牍(澄心堂帖)
箧中帖行草书纸本
研山铭行书手卷
宋四家小品 冊3、蘇軾 尺牘
行楷书灼艾帖卷
寒食诗 绢本
0.2375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