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存斋诗帖》页,元,陈植书,纸本,行书,纵23.3厘米,横56.4厘米。

释文:

九日有怀存斋隐君一首,聊发一笑。并呈云林先生,植顿首上。

冉冉秋复冬,凄凄寒栗烈。澒洞风尘际,念子久睽别。林屋雨山间,雅怀寄奇绝。沦迹屏纷嚣,蕴真独悟悦。高崖延白云,清沂弄华月。穷搜吊荒亡,松下寻古碣。摩挲读漫字,皮陆名炳列。感慨赋(点去)賸萹什,玄谈唾霏屑。时从仙侣游,或迓支郎谒。思归笠泽秋,扁舟昕旦发。青旻风日澹,丹葩媚林樾。江空景澄霁,水落石齾齧。今朝定何朝,霜菊粲可撷。汎汎黄金英,眷言此嘉节。负痾志願违,怀君释悁结。载歌伐木诗,嗟彼朋友缺。美人不可亲,耿耿中心□。毋惜问音徽,庶以慰饥渴。

此帖无题跋。帖后自钤“慎独斋”、“一丘一壑”印两方。

鉴藏印钤有明项元汴“项子京家珍藏”,清孙承泽“北平孙氏”、安岐“安氏仪周书画之章”,近代衡永“衡酒仙家珍藏”等。

《怀存斋诗帖》以诗代柬,是陈植写给朋友“存斋隐君”的一首五言诗。“存斋”即沈右,沈右自署“存存斋。”明陈基《夷白斋稿》中有“存存斋记”一篇,云:“沈君仲说(沈右字仲说)隐居于吴会,耕学于笠泽,庐于陈公之原,而皆名其室曰存存斋”。此诗句中“思归笠泽秋”也与上记相符。在沈右的书札中也常提及陈植,故宫藏《中酒杂诗并简帖》就是其写给陈植的书札,可见二人交往密切。“云林”即倪瓒,时亦在吴中。

此书有赵孟頫书法的规模,体势方峻、流便,笔画略显潦草,起笔、收笔处未尽到位,而显示出较随意、迅疾、无意求工的行笔特色。陈植(1293-1362年),字叔方。吴(今江苏苏州)人。力学工文,贯通经史百家,为当时文人所瞩望。亦善画山林泉石、幽篁怪木,各尽其态。项元汴(1524—1590年),明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收藏家、画家。富藏书画等古名物,在明代私家收藏中堪称巨擘。精鉴赏。常见主要印记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

即项元汴(1524—1590年),明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收藏家、画家。富藏书画等古名物,在明代私家收藏中堪称巨擘。精鉴赏。常见主要印记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孙承泽(1592—1676年),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明崇祯进士,官给事中。李自成克北京,任四川防御使。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鉴别书画。著有《庚子消夏记》八卷,为其所藏书画的著录书。此书所录以题跋为详,间有议论与考证,鉴裁精审,评论独到,为学者所重。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安岐(1683—1745年以后),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先世为朝鲜人,后入八旗籍,居天津。其父是康熙年间津门大盐商,家资甚富。安岐酷嗜古今书画名迹,在津建沽水草堂,书斋名古香书屋,中贮历代名家翰墨,一时有“收藏之富,甲于海内”之誉。乾隆七年(1742年)60岁时,他将积累数十年之书画札记汇成一帙,共六卷,名《墨缘汇观》。其藏品后多归入乾隆内府。主要鉴藏印有“仪周鉴赏”、“安岐之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等。
衡永(生卒年不详),近代人,麟庆后裔。曾先后将家藏文物典籍捐献给国家,其风可范。沈右(生卒年不详),字仲说,号寓斋,吴(江苏苏州)人。家境富裕,过着诗酒耕读的隐居生活。善文学,工诗。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幼霞,别号云林子等,无锡(今属江苏省)人。家境豪富,筑“云林堂”、“清閟阁”,收藏图书珍玩。工诗文,善画山水、竹石,长于书法,谙熟音律。中年以后,既信奉道教,又崇尚佛学,他在诗中自述:“嗟余百岁强半过,欲借玄窗学静禅”。到了晚年,索性卖去田宅,疏散财产,弃家遁迹,“扁舟蓑笠,往来湖泖间”,过着“不事富贵事作诗”的超然于物外的隐逸生活,思想愈加空寂。其山水宗法董源,参以荆浩、关仝笔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山石,画树木兼师李成。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画风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画影响颇大。书法从古隶入手,又以二王为宗。后人把他和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为“元四家”。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乃元代的画坛领袖。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其绘画、书风和书学主张对当代及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

文章标签: 书画 书法

猜你喜欢

墨迹五种册
元 虞集 真书刘垓神道碑铭卷
虞集行书白云法师帖页
王礼寔行书骑气帖
行书骑气帖纸本
草书临十七帖页
杨维桢行书宴啸傲东轩诗页
饶介行草书士行帖
危素楷书陈氏方寸楼记卷
仇远行书自书诗卷
赵麟行书衡唐帖页
墨迹五种册
周伯琦篆书宫学国史二箴
鲜于枢楷书老子道德经卷
隶书静学斋铭卷
元 张雨 行书诗册
行书送医师沈伯新序
欧阳玄楷书春晖堂记卷
0.0870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