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酒杂诗并简帖》,元,沈右书,纸本,册页,纵27厘米,横40.5厘米,楷书,25行。

《中酒杂诗并简帖》释文

本幅钤鉴藏印:“北平孙氏”、“莲樵鉴赏”、“景贤”、“子彰珍玩”、“张爰私印”及项元汴、安岐、谭敬诸家印记。

此帖是沈右写给陈植的书信并诗5首。帖中提到了敬初(陈基)、明德(郑元祐)、伯行(钱逵)3人,他们都是擅名当时的文人和书法家。有元一代,吴越地区是文人荟萃之地,这些文人在政治倾向、个人经历、艺术创作等方面往往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彼此诗酒唱和,往来十分密切。这种现象在元代后期尤为明显。沈右此帖便涉及了当时文人日常生活和彼此交往的某些方面。

沈右小楷以精致、遒媚、古澹见称,自成一家面目。此帖体势端紧,笔笔妥贴,通篇自然协调,极具艺术品味。

《铁网珊瑚》、《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墨缘汇观》、《三虞堂书画目》等书著录。沈右(生卒年不详),字仲说,号寓斋,吴(江苏苏州)人。家境富裕,过着诗酒耕读的隐居生活。善文学,工诗。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右顿首拜启:十月望,过吴江别业,得所惠书者三。光景如过隙驹,僻居江村,况味寥落,东流活活,怅望送清昼耳。比日来计体道迪吉。右萍梗之踪,每怀相从聚首,实迫以岁计,未免淹迟数日,须至节前可归,相会有期已。篆书千字文留此多日,乞恕皋稽之辠。尝因亲戚会燕,为酒所困,终日愦愦。近者始觉神清,尚欲借观数日,决不为寒具油所涴。呵呵。中酒杂诗四句五首:

中酒如卧病,天寒露为霜。东轩候朝旭,暴背娄移床。

江头风浪急,舟小力难胜。一桨归来晚,长林月已恒。

太丘海岱士,肆情丘壑间。考盘诗赋罢,采菊对南山。

岁闰寒尤薄,风迴水自生。杖藜随小步,极目大江横。

朋酒享公堂,农家尽涤场。县官施德泽,赋税给蒸尝。改后二句云:县官薄税敛,田野足耕桑。

右拙诗如上,僣易录呈并乞裁正。兹因端便勒此具记,不备。沈右顿首拜启叔方教授先生尊契丈坐下。

仲成执事暨敬初尊契,会间幸致意。德明、伯行,亦就此伸诇书尾。辱每流问小儿,多蒙戒谕,感感。城中人来对右言,小儿朝莫秽语责骂姚媪。万乞严训,不使肆纵。幸幸。右又禀。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项元汴(1524—1590年),明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收藏家、画家。富藏书画等古名物,在明代私家收藏中堪称巨擘。精鉴赏。常见主要印记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

安岐(1683—1745年以后),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先世为朝鲜人,后入八旗籍,居天津。其父是康熙年间津门大盐商,家资甚富。安岐酷嗜古今书画名迹,在津建沽水草堂,书斋名古香书屋,中贮历代名家翰墨,一时有“收藏之富,甲于海内”之誉。乾隆七年(1742年)60岁时,他将积累数十年之书画札记汇成一帙,共六卷,名《墨缘汇观》。其藏品后多归入乾隆内府。主要鉴藏印有“仪周鉴赏”、“安岐之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等。
陈植(1293-1362年),字叔方。吴(今江苏苏州)人。力学工文,贯通经史百家,为当时文人所瞩望。亦善画山林泉石、幽篁怪木,各尽其态。《铁网珊瑚》,明赵琦美编,约成书于弘治、正德年间。书中著录古今书画名迹,分“书品”十卷、“画品”六卷,按时代记录每件作品的款识和题跋文字,除个别作品外,一般无考证。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卞永誉编著。分《书考》、《画考》,著录其目见之清代以前的法书、名画。是书淬取著录书画诸体之长处,又分门别类,先纲后目,先总后分,先本文而后题跋,先本卷而后征引他书,辨其源流,别其真赝,考究详明。又用大小字体、眉注圈识分别正文与外录,可谓条理井然,眉目清楚。自魏晋以来而迄清康熙时所传世之书画于此大备。书画之前有《书评》、《书旨》及《论画》,辑录诸家画论。此书著录宏富,尽管间有谬误,仍不失为一部考据精备之作。清代鉴赏家顾复编纂。顾复,字来侯,自号方泾上农,明末遗民。《平生壮观》著录作者所见书画,全书十卷,其中法书五卷,绘画五卷。凡《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所录名迹大体为其所见。以时代顺序简录,各件略加评论,辨其真伪,但有误记印记多处。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有徐乾学序、自序。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安岐编著。正编四卷,法书、名画各二卷;续编二卷,法书、名画各一卷。正编法书著录始自三国魏钟繇《荐季直表》、西晋陆机《平复帖》,止于明代董其昌;名画著录始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展子虔《游春图》,止于明代董其昌。记载作品内容、纸绢,摘录题识、印章颇为详细。所录宋代以前之画颇多考订。间有论及画家之笔墨或画法特色,可资鉴别真赝。续录一卷名画始自晋顾恺之书《洛神赋》并图卷,而迄明陆治《种菊图》止,凡121种,亦多名品。续编仅载标题,略记大概。两编所收书画大都为著者自藏,间著有人来求售而未购之物。是书正编著录体例得其大要,叙述简当,鉴裁精审而有卓见,为清代书画著录书中精审之作。续编稍逊,然亦颇资参考。清完颜景贤撰。分上下卷,上卷为法书,下卷为绘画,共收录作品146种,时代从晋唐至明代。目录之下有著者简短的按语。书画目之后另附碑帖目17种,最后附论书画诗20首,并系识语。苏宗仁为之校刊。

文章标签: 书画

猜你喜欢

行书送医师沈伯新序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沈右初度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沈右与伯行书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沈右与仲长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沈右与寓斋书帖
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沈右初度帖
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沈右与伯行书帖
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沈右与仲长帖 
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沈右与寓斋书帖
元 张雨 行书台仙阁记卷
行书骑气帖纸本
顾禄隶书诗帖
元 冯子振 行书虹月楼记卷
楷书韩愈平淮西碑卷
陆广楷书诗简帖
隶书静学斋铭卷
鲜于枢行书五绝诗页
危素楷书陈氏方寸楼记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