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兰亭序》册,明,韩道亨书,纸本,行书,本幅4.5开计9页,前附页2开计4页,引首半开,每页纵24.3厘米,横11.4厘米。

本幅临《兰亭序》,钤“宝晋斋”朱文印一方。

文后作者行书自识一段,言及自王羲之等人兰亭禊会至今1260年来,临摹《兰亭序》者众多,皆因右军兰亭令天下书家神往,作者于万历癸丑得兰亭于“几公”处,遂因“年月之同”而生感慨。款署“春二月既望韩道亨”,后钤“道亨之印”、“颖泉居士”白文印二方。

前附页钤鉴藏印“朋仙所藏”朱方、“纯皇帝玄孙”白长、“益王图书”朱方、“汉广”白方、“孙竑禾印”朱方、“曾训之印”白方、“□园”白方、“銕生”朱方、“奚冈”、“希仲曾观”白方等印。末页左下书小楷“汉广珍藏”款,下钤“汉广”白方、“孙竑禾印”朱方鉴藏印。

全册共钤印40方。册前有隶书题签:“韩颖泉临右军修稧帖”。册后有王澍、蒋衡、戴问善、笪以烜、张华远、吴怀玉、杨岘、肃云、汤师灏等十家题跋,又有张榛观款。

此册虽临禊帖,但作者“遗貌取神”,以己法运古法,骨气深稳,神气完足。汤师灏跋言其“不求形似,而用笔俯仰向背、姿态横生之处俱能得其神韵”,虽有溢美之嫌,却也切中肯綮。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使鼠须笔,凡28行324字,书法藻丽多姿,精美绝伦,历代为楷模。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后来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自出机杼,推陈出新,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奚冈(1746—1803年),初名钢,字铁生,号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钱塘布衣等。能书善画,工篆刻,与丁敬、黄易、蒋仁并称"西泠四家",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王澍(1668—1739年),字若林,号虚舟,金坛(今属江苏省)人,后迁居无锡。康熙四十四(1705年)年中举,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成进士,后入翰林院,累迁户部给事中,后官至吏部员外郎。致仕归,悦无锡山水,买屋金匮山旁,自号二泉,又号恭寿老人、良常山人。《清史稿》有传。书入欧阳询之室,篆书法李斯,为一代书家。亦工刻印。著《竹云题跋》、《虚舟题跋》。

杨岘(1819—1896年),字见山,又字庸斋,号季仇,晚号藐翁,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咸丰举人,曾官常州知府,后辞官归隐,与吴昌硕等交往甚密。工金石考据之学,精研隶书,参法众碑,成瘦劲书风。著有《庸斋文集》、《迟鸿轩诗钞》等书。

文章标签: 兰亭 王羲之 浙江 行书

猜你喜欢

明李士达画饮中八仙韩道亨书八仙歌 成扇 韩道亨书八仙歌
三潭诗卷纸本
书法行书乐志论
手卷
雨花台感昔 天香楼藏帖拓本
草书杜浦秋兴八首诗(之一)纸本
行书五律诗(立轴)纸本
草书轴
书札册
草书唐诗二首纸本
小楷泥金波罗密多金刚经(全)
楷书静寄轩诗文轴 纸本
草书临古帖卷 绫本
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卷
章草 孙过庭书谱册(拓本)
游包山集卷纸本小楷
行书自作卷
临乐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