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像赞》卷,明,徐兰书,纸本,隶书,纵30.5厘米,横86.5厘米。

释文:

江左之贤,粤惟安石,高卧东山,累辞征辟,岀为苍生,茂扬声实,谈笑折奸,从容胜敌,王室奠安,厥功谁匹,簪组蝉联,才华俊特,文武一门,有光载籍,遗像俨然,垂示无斁。

太傅之后子孙散处江东西甚众,若新淦莒州谢氏,实其派系,谢氏之良,曰师轼者,读书好礼,家藏李伯时所写太傅像,笔意精到,卷轴如新,非嗣世之贤,什袭之谨,能如是乎!师轼闲托其乡亲,予邑令丁侯炼,持以求题,故敬为之赞。

成化十九年,岁次癸卯春二月之吉,荣禄大夫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致仕,淳安商辂赞,四明徐兰谨书。

鉴藏印为“文水钱容之审定真迹”。

《谢安像赞》是明商辂为谢氏后人所藏东晋谢安像而作。徐兰书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时年约40余岁。

此卷书法体势扁平,结字秀整,布白均匀,笔势舒展明朗,形体全以楷书体势为之,自具风神,是明代难得的隶书佳作。谢安(320—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聪慧过人,器度不凡,名重于时。早年无意宦游,朝廷屡征,皆以病辞。隐居于会稽之东山,纵情声色,出行必携妓。后出仕,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威仪外著,时人比之王导。太元八年(383年)符坚攻晋,谢安为征讨大都督,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符坚而名垂青史。谢安善行、草书,唐李嗣真《书后品》赞曰:“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卒赠太傅,谥文靖。《晋书》有传。
徐兰(生卒年不详),字芳远,号南塘,明浙江余姚人,后迁徙鄞(浙江宁波)。《宁波府志》载:为郡诸生,累举不第,遂潜心书法。工书,善水墨葡萄。楷书师钟繇,行草师王献之,尤擅隶书,初法蔡邕,晚年参以己意,时人谓其书法与程南云并驰。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明代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后殿。嘉靖年间改称建极殿,清代改称保和殿。官名,唐始设,宋设置渐广。明太祖废丞相,以大学士充顾问,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起草政令,批答奏章,官品虽低却握宰相之权。清代大学士的品级提高了,职任反而不重要了。乾隆十年(1745年)后大学士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入衔,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名,均为文臣最高的官位。商辂(1414—1486年),字弘载,号素庵,明浙江淳安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授修撰,后迁兵部、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为人宽厚有容,每临大事则刚毅果断,人莫能夺。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卒谥“文毅”。

文章标签: 大学士 谢安 尚书 官名 书法

猜你喜欢

徐兰调鹦仕女图轴
吴门避暑诗轴纸本行书
书法行书乐志论
草书临古帖卷 绫本
行书七律诗 纸本
草书唐诗二首纸本
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卷
咏花诗 卷行书
杨循 行书石夜游
嵇康酒会诗卷草书
行书千字文
楷书盘谷叙张若霭图 纸本
避暑诗
行书悟阳子诗叙纸本
草书忭京南楼诗卷
行书五律诗(立轴)纸本
草书杜浦秋兴八首诗(之一)纸本
临兰亭
0.1541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