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穆公墓祠记》卷,明,董其昌书,纸本,行书,纵26.4厘米,横301.5厘米。

释文:

太傅许文穆公墓祠记。

神祖朝岁在己丑,吾师许文穆公典南宫试。所举会稽陶望龄、华亭其昌、南昌刘曰宁三人皆以天下士相许,复以生死交相讬。比公还政归,则陶子以兕觥大斗修祝哽之仪,刘子以白马素车赴执绋之会。至于先师兆域,诸子堂构,皆未及见其大全也。其昌年颓半百,谊激在三。念曲阜之材,必分植于群力;延陵之剑,当讨诺于九原。相此豸山,实维龙颡。川原缭绕,岭峤周遮,行营之高敞,可容万家;佳城之郁葱,能碍白日。龙迴虎俯,暗合青囊;天作地藏,无论石窌者矣。公之诸子季履中舍辈以为是役也,天子给秘器以宠之,命皇华以督之,虽莬裘之卜经,始于达生;而连岡之崇焜,耀于蕃锡。岂以墓祭非古,忍令野处无祠。将秬鬯二卣,委君恩于草莽;生刍一束,问宾至于水滨。必于乐哉丘也,别起福庭,则魂兮归来,仍依华屋。萧家师俭,何取鸟斯革而翚斯飞;宋玉招魂,可无兰为橑而桂为宇。若堂封若釜封,出自森森之柏;迎神曲送神曲,镌于翼翼之庑。岂惟孝子慈孙,进酺糒乎有所;且使门生故吏,荐藻芷而知归矣。或曰:此地西望轩皇铸鼎之区,东连许祖炼丹之窟,公与宣平同姓,将固应愿再来。否则殷室盐梅,何以骑箕乘尾;商山羽翼,终然访石寻松。斯墓为帨骨之仙都,斯祠即安灵之真宅。清明火冷,陋西邻之杀牛;华表月明,下辽城之化鹤。吾师乎,吾师乎!可久为贤人之大业不朽,则太上之大年兼之矣。

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实录副总裁、经筵讲官、门生董其昌撰并书。

钤“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印。

本幅鉴藏印有“桐孙所好”、“归砚草堂长物”、“文安王桐孙铭心绝品”等。

董其昌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会试北京,中进士,出自许国门下。许国去世后,他亲为恩师撰写“墓祠记”,此卷即为稿本。小行书恭谨不苟,气格清俊雅逸,虽系暮年老笔,却无衰颓之气,绝非寻常应酬之作可比。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宫名。《史记·吕不韦列传》:“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阳。”《史记集解》:“徐广曰:入南宫。”《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洛阳南宫。”《史记正义》云:“秦时已有南、北宫。”兕指犀牛一类的野兽,觥是盛酒器,兕觥是形状像兕的酒器。又称擎天柱。柱身为圆柱形,底部雕有海浪巨岩,周身雕刻朵朵云团。一条巨龙于云朵间盘绕柱身扶摇而上,龙首插有镂雕的如意云板。柱顶为莲花纹圆盖,突出于云板之上,盖上蹲一石雕望天吼。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古代编年体文献之一。记述方式以时间先后为序,以最高统治者——皇帝为中心,既记其言行动止,还兼记一朝国政大事。实录的史料来源主要是时政记、起居注和日录。

实录最早产生于南朝萧梁时期。自唐代开始,前朝皇帝去世,后嗣之君即诏令史官为先君撰修实录。此后,历代皆视实录为必备之作。清代专设有实录馆,不仅由大臣主持纂修,还要由皇帝御审“钦定”。

经筵是文学侍从之臣为皇帝讲读经史的活动,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举行。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因士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又因在春季由礼部主持,亦称“春闱”、“礼闱”。相当于唐、宋时期的省试。会试之称始于金。明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定于辰、戌、丑、未年的二月分三场进行。清初沿明制。乾隆十年(1745年)改考期为三月。主考官称总裁,同考官18人。录取人数不定,钦定录取名额。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随后参加殿试。许国(1527—1596年),字维桢,安徽歙县人。举乡试第一,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神宗时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性格质朴倔强,遇事容易发怒。虽然没有大臣气度,但是能够谨慎自守,所以虽累遭攻击,却没有恶名。去世后赠太保。谥文穆。

文章标签: 尚书 礼部 书画 董其昌 皇帝 实录 时期 史记 大臣 进士

猜你喜欢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芳树遥峰图
仿古山水册6张 山水图
仿古山水册
仿古山水册8张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仿宋元人缩本画跋册14开86
封泾仿古图
临米芾方圆庵记
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 绫本
小楷 孝经颂纸本
行书千字文
行书七律诗 纸本
《草书手卷曹植诗四首》
草书轴
草书临古帖卷 绫本
桃源洞口诗卷
草书诗卷 湖光披素练
0.1075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