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诗》页,明,钱博书,纸本,册页,纵27.8厘米,横39.1厘米,楷书,17行,225字。释文:圣皇御宸极,寿域开八荒。垂髫与戴白,处处哥时康。先生自是娄江客,百世传家在清白。生平无意梦刀州,野服纶巾甘遁迹。时畊庞老田,日醉麻姑酒。逍遥复倘佯,乾坤一闲叟。买书教子登科名,京华籍籍驰芳声。只今已喜分禄养,行翰锦敕来褒荣。缅怀旷庭闱,『0511』『0512』无由去。心逐片云飞,凭高每延伫。初秋况复华诞临,欲见不见情尤深。预令难弟拜家庆,霞觞代向花前斟。先生寿弥崇,贤郎孝弥极。因之感词林,题诗慰相忆。悬知绮席开华堂,群仙宴集欢无疆。玉宇风清却烦暑,金茎露白生新凉。贤郎际此风云会,忠孝从夸两无愧。昼锦归来尚有期,载祝庄椿八千岁。云间钱博。 钤“辛酉解元”、“原博”印,引首钤“双桂”。《楷书诗》书法清秀挺拔,笔力精劲,结意纯媚,线条清秀而劲健,转折柔韧而圆活。钱博书法比较注重笔锋的运用,入笔纤细,撇笔上挑,与其兄钱溥同受宋克影响,但偏于劲峭,画史称为“云间习字”。王世懋有评:“二沈扬波云间,士人比比学之,至钱原博辈滥觞。”钱博(生卒年不详),字原博,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钱溥之弟,明正统六年(1441年)解元,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之事,官至四川按察使。工古文辞,善楷、行、草书,与钱溥时称“两钱”。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自言已见沧海三次变为桑田。相传她手指如鸟爪,能抛米为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她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人们以麻姑与长寿并喻,并常在向女性祝寿时赠献麻姑像,称“麻姑献寿”。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钱溥(生卒年不详),字原溥,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成化中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通”。书法学宋克。小楷、行、草俱工。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长洲(今苏州市)人,家南宫里。少任侠,学剑走马,结客饮博。壮年学兵法,欲追随豪杰之士有所作为。时张士诚据吴,宋克度其必无所成,故虽罗致而不就。杜门谢客,专意翰墨,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洪武初,征为侍书,出为凤翔府同知。擅长真、草书,师法钟繇、王羲之,尤工章草,沿袭赵孟頫、邓文原余绪,风格古雅劲健,自成面目。时与宋璲、宋广并称“三宋”。

王世懋(1536—1588年),字敬美,号麟州,江苏太仓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少卿。精通古文辞。

文章标签: 麻姑 宋克 进士

猜你喜欢

元明书翰第十六册 册 钱博临赵孟頫书大士经
行书七律诗江城秋色纸本
草书册
行书自作卷
李贺诗帖
杜甫谒元皇帝诗
草书诗卷纸本
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卷
行书七律诗 纸本
行书七律诗(江城秋色)
书苏轼后赤壁赋册
草书白燕诗(全卷)纸本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
行楷洛神赋卷 绢本
书扇页纸本
行书诗卷
避暑诗
牡丹赋行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