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赵望云(1906—1977),河北束鹿人。从涉足艺术之初就在“走出象牙之塔”的口号感召下开始探求“为人生而艺术”的道路,是继陈师曾之后又一位用笔墨表现民间疾

赵望云,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30日生于河北束鹿(今河北辛集),又名新国,现代画家。早年与王森然、李苦禅等组织吼虹艺术社,1937年创办《抗战画刊》。擅长山水、人物,创作面向生活,画风于质朴厚重中蕴含秀雅,尤长于表现陕北山水和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为长安画派的开创画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农村写生集》《西北旅行画集》《埃及写生画集》《赵望云画集》等。1977年3月9日病逝于西安。

赵望云,高小毕业后初曾做学徒。1925年秋由表兄王西渠资助赴北京入私立京华美专学习绘画,半年后转入国立北京艺专专攻国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28年在北京师范任教,1930年在北京吼虹社任主编。1932年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1933年至1935年任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1933年在河北农村写生,作品在《大公报》连载。1934~1936年又到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农村写生,作品描绘了饱经战乱摧残的农民的贫苦生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获平民画家的称号。1935年应冯玉祥邀请,合作出版了《泰山社会写生诗画石刻集》。抗日战争期间,在冯玉祥资助下,和老舍在武汉创办《抗战画刊》,后深入西南、西北各地旅行写生,在西北风土人情影响下,形成简括淡远、朴实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40年代转赴西北,描绘西北地区的山川风光和农村风物,并作敦煌之行,临摹石窟壁画。1949年后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任、陕西分会主席、西北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主席、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著名画家黄胄、方济众、徐庶之为其门下弟子。五六十年代与石鲁多次深入西北各地及陕南秦岭林区、三门峡水库工地,创作了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作品。曾出访埃及写生。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开创“长安画派”。

艺术特色


苦、反映社会现实的画家。他坚持提倡新国画运动,并于30年代初游走于华北地区作塞上写作,连载于天津《大公报》上,轰动一时,引起平民将军冯玉祥的共鸣,遂为每幅配诗出版专集。40年代的三次西北之行,使他深受苍厚古老的长安文化和敦煌石窟艺术的感染,确立了后半生之艺术追求——将根扎在西北的黄土地上。50年代,他带领陕西的画家,以反映和表现西北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纯朴民风为基点,创出一条颇具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的艺术道路,被称为“长安画派”。然而1957年的“反右”以及60年代的“文革”他都未能幸免,身心和艺术受到摧残,却始终不曾放下手中的笔墨。  《雪天驮运图》表现满怀喜悦的维吾尔族人,引领着驴群驮着丰收的果实行进在天山脚下的情景,宛如一幅新生活的风情画。笔墨较之三四十年代的速写风格渐趋丰富。

文章标签: 年代 艺术 画家 生活 作品 河北 农村

猜你喜欢

埃及写生·河畔风景
埃及写生·路途上
埃及写生·卖花老人
埃及写生·尼罗河畔的游客
埃及写生·轻骑访古
埃及写生·上市
埃及写生·上市途中
埃及写生·甜杆丰收
埃及写生·椰枣林
行书纪念东海海军四十周年
西泠鸿雪
仿催白梅竹双清图
潇湘春雨
扇面 书法
书法 西泠鸿雪
革命题材书法
对联2 最终修改版
法师罗汉长卷
0.1921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