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原本已佚。现存三本宋代摹本,北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南宋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一本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 

北宋摹本和南宋摹本大体相同,都是以辩才和尚与萧翼为中心,图左一老一少正在煮茶。不同之处在于,北宋本画一童仆手抱《兰亭记》从右方出来,而南宋本则是在辩才和尚与萧翼之间,画一侍立僧人。画面简单,若无画题提示会以为是高僧与文士的茶会雅集而已,但实际上描绘的是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王羲之《兰亭序》的故事。 [1]  北京故宫藏本相对较简略,左侧没有煮茶的人。


画作内容

该图无款印。该画后面有宋代绍兴进士沈揆、清代金农的观款,还有明代成化进士沈翰的跋文。老僧辩才约八十高龄,面目清秀,手持拂尘。前倾之身坐于禅榻之上。辩才和尚的位置处于画面的正前方,与对面的萧翼正侃侃而谈。萧翼恭恭敬敬袖手躬身坐于长方木凳之上,似正凝神倾听辩才和尚的话语。一侍僧立于两者之间。画面的左下角为烹茶的老者与侍童,形象明显小于其他三人。右下角有方茶几,上面放着茶碾、茶罐等器物。 [2] 

辽宁藏本

该图以辩才和尚与萧翼为中心,图左一老一少正在煮茶。一童仆手抱《兰亭记》从右方出来。 [1] 

北京藏本

该图绘四人,左为一僧端正地坐于一竹篾坐垫、靠背的椅上,面部的笑容、捋起的衣袖及右手前伸的动态,表明他正在兴致高昂的谈论某事,身姿较为端正。图右绘一中年书生和僧人相对坐于鼓形凳上,面容清瘦,专注的表情和身体前倾的动态,表明了他对僧人谈话的极力迎合。中年僧人、书生身后各有一童子相随。 [3] 

前后旧绢隔水钤“南师中印”、“伯谦精鉴”、“龙有鉴赏”等收藏印五方,尾纸附旧拓《兰亭序》帖,帖后有南宋王厚之,元王蒙、张翥题跋,三人题跋中均未谈及图画,该帖钤有收藏印二十九方。 [3] 

创作背景

《萧翼赚兰亭图》原本已佚,但原本的由来在唐代何延之的《兰亭记》中有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痴迷王羲之书法,曾三次向辩才索要《兰亭序》,均被他一再矢口否认。唐太宗无奈,只好按宰相房玄龄之计,派监察御史萧翼乔装潦倒书生,与辩才结成忘年交,取得他的信任,然后乘辩才不备,偷取《兰亭序》,回长安复命。相传,唐代画家阎立本根据这个故事,画出了《萧翼赚兰亭图》。而现存三本宋代摹本是根据已佚的《萧翼赚兰亭图》描摹的。 [3-4] 

艺术鉴赏编辑

注:该作品原本不存,故只能鉴赏摹本


台北藏本画面上共有五人,二主三从。图左侧执挥尘据禅榻坐者为和尚辩才,戴幞头与辩才对话者为萧翼,侍僧在侧端坐,执事者二人,作拨炉煮酒状。

图中萧翼面日清秀,浓眉美须,身穿宽衣长袍,正在叙谈,为微服私访、对方辩才长眉下垂,侧耳恭听,和颜相待。侍僧坐于二主中间,一方面听叙,一方面侍从。二主一侍成三角形构图,将画中三人表情刻画得淋漓致尽,有声有色,神采弈弈。图中无布景,只从辩才的坐姿,手持挥尘,据禅榻及一长竹,知是在深深寺院,坐在弹榻上的辩才已是年迈体弱,一听太宗要卷,满口答应,频频点头。作者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具有肖像画的特征,其画面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画笔着墨技艺高古,用色和阶沉着。 [4] 

台北藏本描绘了佛门中以茶待客的情景,再现了一千多年前烹茶、饮茶的部分细节。形象生动而妙趣横生。画中左下有一满脸胡须的长者蹲坐在风炉前,炉上置放一锅,锅中水似已煮沸,刚放下茶末,长者左手执锅柄,右手持茶夹搅动茶汤。一旁,一童子弯身,双手捧着茶托、茶碗准备分茶,以便向宾主奉茶。长者专注地备茶,童子小心翼翼地等待,表情传神,刻画入微。另外,在炉边的茶几上置有茶托茶碗、一枚碾磨茶叶的荼碾、一盛茶末的茶罐等用具。 [2] 

辽宁藏本

《萧翼赚兰亭图》绘煎茶情景,笔致细微难得,尤在细节的刻画。如辽博所藏之幅,图中绘一“具列”,长方形的四足小矮床,上陈圆形器皿一,带托的茶盏一,具列的编竹之迹宛然可见。 [5] 

北京藏本

北京藏本在人物动态和艺术风格上和辽博本较为接近,但省略了僧人身后仆从烹茶的情形,另在僧人坐姿、仆从及器物等上与辽博本也有不同之处。 [3] 

研究价值

由画中可看出,唐朝饮茶文化之盛,遍及民间,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所需,甚至寺院中不仅是僧众饮茶,还以茶待客。此画布景简单,人物神态生动,传神地记载了唐朝寺院的茶事礼仪,并重现唐朝烹茶、饮茶所用的器具,及饮茶的方法与过程。 [2] 

历史传承

《萧翼赚兰亭图》原本已佚,不可考,现存世有三摹本,北宋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南宋摹本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一本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  北宋摹本和另一宋代摹本不明其具体流传过程。而南宋摹本在五代时在李后主内府所藏,宋太宗初定江南,将它赏赐给杨克逊。杨将其传了五世,最后传到了杨家的女婿周氏手中;周氏又传到了周谷手中。北宋末年,与蔡京同为“六贼”之一的宦官梁师成,曾想用礼部度牒交换这幅画,周谷没有答应。后来周谷将这画送给同郡人谢圾。明末为河南睢州人袁枢收藏,上有“袁枢之印”等多处收藏印记。崇祯十五年(1642),袁可立“尚书府”藏书楼内书画及数万卷藏书毁于一旦,仅此数帧为袁枢随身珍藏得以流传。 [2]  图版著录于《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五册,页15—21。又见《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三册,页1354。 [6] 

重要展览

2019年10月7日至2020年1月5日,辽宁藏本在辽宁省博物馆将举办大型文物特色展览“又见大唐”中展出。 [7] 

作者简介

阎立本(601—673),唐代画家,出身贵族,官至宰相。其父阎毗与兄阎立德均擅长绘画、工艺、建筑。阎立本秉承家学,尤擅长于绘画,人物、车马、台阁,无一不精,当中又以肖像画和历史人物画最为出色,曾为唐太宗画《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称誉一时。其传世画作有《步辇图》《古帝王图》《职贡图》等。 [1] 

文章标签: 萧翼 兰亭 辩才 和尚 画面 兰亭图 僧人 摹本 人物

猜你喜欢

北齐校书图卷
步辇图
画孔子弟子像卷
历代帝王图
职贡图
阎立本步辇图卷
阎立本步辇图卷
唐 阎立本 步辇图
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名绘集珍 册  隋展子虔授经图
神和捐助者
展子虔游春图卷
墨林拔萃 册 唐郑法士读碑图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天下名山图(利) 册 唐展子虔太液风清图
隋董展三顾草庐 轴
游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卷
名人画扇(丁) 册 甯穮松巖山舍
站立的菩萨,菩萨的头和神话般的野兽
展子虔游春图卷
天下名山图 (亨) 册 隋董展韩陵古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