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竞渡图》是元代画家王振鹏创作的绢本白描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长卷画将楼阁建筑分为两大段,每段画有宫苑重楼、水阁,千回百折,尽在水中。 [1]  该图气势恢宏,构图巧妙。


画作内容

画面从右向左展开,右边在宽阔的水面上有五艘龙舟错落有致停泊在那里,且露出部分的楼台;中间画有拱桥,在拱桥下面有几艘龙舟竞相穿越拱桥,呈现出龙舟竞渡的动人场面,穿过拱桥,龙舟骤然增多,龙舟争先恐后,橹桨奋动,一艘艘龙舟似脱弦之矢,飞快地向前驶去,及一派人声鼎沸的情景,热闹非凡,显示出比赛已进入如火如荼的境界。末尾部分为此画的重点,从奢豪的楼阁建筑到众多的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及站在楼台观看龙舟比赛生动场面。 [1] 

此画钤印甚多,既有私人的收蔵印,也有内府印鉴。私人收藏印有元代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刺吉的“皇姊珍玩”大方印。画幅右上铃“三希堂精鉴”“宜子印,中上铃“乾隆御览之宝”,左方钤“乾隆赏”(圆形)、“石渠宝笈”二印,这是乾隆内府常见的印。另有“石定察”宝笈重编”“八征念之宝”“御书房鉴蔵宝”“古稀天子”(乾隆皇帝在80岁时,自称为“古稀天子”),乾隆御题诗一首,以及“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内府收藏印监。此画另有半印五方、整印三方,疑为明清私家印鉴。 [2] 

创作背景

大致在宋、元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以反映园林建筑为主要题材的绘画作品,这种充满人文景观的建筑绘画作品,除了表现技巧上的成熟外,也营造出一种全新的绘画艺术形式,形成以楼图为主体、以山水为背景、以人物舟车为点缀的界画艺术。王振鹏就是当时界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2] 

此《龙池竞渡图》又名《金明池龙舟竞渡图》卷。金明池是北宋汴梁内府御池苑,每年农历三月三日都要举行戏水闹龙舟的活动,王振鹏据实作画。 [1] 

艺术鉴赏

此画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横卷式的表现手法和“散点透视”手法,将观瞻对象依次展开。对整个场景,特别是建筑的毎个细小部位都描绘入微,一丝不苟。再现了当年金明池建筑的主次组合巧妙,错落有致,布局曲折多变,以及距离、空间的大小转换,使人感悟到中国古典建筑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2] 

画面构图疏密有致,楼阁龙舟及人物,细入毫芒,笔法秀劲。此卷为界画,界画要求准确和细致,尺寸层迭皆以准绳为则。从此界画来看,无论大者水阁重楼或小者华丽精巧的大小龙舟,比例十分准确,透视合乎法度,在繁复中笔笔不苟,如此造诣实属不易。作者所画的此作品,既工细,同时又做到“神气飞动,不为法拘”。 [1] 

构图

此画结构宏伟,构思奇妙。作者以竞渡的龙舟和舟中沸腾的众多人物,打破了建筑的沉静和大片水面的空白,使整个画面呈现声势浩大、鼓号喧天、人声鼎沸的盛大场面。 [1] 

《龙池竞渡图》所表现的建筑群,以池为中心,临水立木柱建平台,强调建筑之间的相互呼应,并依据建筑不同层次的变化,层层递进。把总体和局部、整体和独立的给合布局处理得相当巧妙。它们相互之间不仅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而且层次富于变化,给人以秀美、飘逸的美感。 [3] 

研究价值

开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1年起开发建设金明池综合项目,投入3000多万元,依据宋人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林图》和元人王振鹏的《龙池竞渡图》分别进行了一期、二期开发。 [4] 

历史传承

该图历经元代鲁国大长公主收藏,明清以后,特别是经乾隆、嘉庆至宣统内府递藏。 [2]  该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王振鹏,生卒年未详。元代画家,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赐号孤云处士,官至漕运干户。曾入秘书监,遍观古今图书,临摹古人名迹。擅界画,所作宫室“之寸层迭,皆以准绳为则:殆就修内司法式,分秒不逾越”。用笔细劲,气势廷动,而不为法拘、识者推为元季界画第一,不在郭忠恕下。其《墓志铭》云:“振鹏之学,妙在界画,运笔和墨,毫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圆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动,不为法拘”。历来界画作者亦能画人物,如卫贤、郭忠恕等,王振鹏继承了这一传统,其传世作品《伯牙鼓琴图》可见一斑。有《阿房宫图》轴、《龙舟竞渡图》卷等。

文章标签: 龙舟 建筑 内府 王振鹏 人物 金明池

猜你喜欢

伯牙鼓琴图
姨母育佛图
王振朋伯牙鼓琴图卷
大明宫
元王振鹏维摩不二图卷
元佚名临王振鹏金明池图卷
家庭训练
宫殿在风景Palace in Landscape
皇宫和龙舟帆船赛
山水图
兰图
九歌书画
人马图
岳阳楼图
墨梅图
春山泛舟图
芦滩钓艇图
松石图
0.1969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