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纪的《浴凫图》,此作右侧的石壁间题有“吕纪”名款,字比较小,下钤一名章。图右下角钤有两方印。凫,即野鸭,色彩朴素,常栖息于沼泽和芦苇间。吕纪是一名宫廷画家。作为一名宫廷画家,必须懂诗文,画艺要高。当然,画要出众,书法也不能很差。只是受明朝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宫廷画家写书法不能像某些文人画家那样大胆纵肆,画中的题跋也不能像某些文人画中的那样直抒胸臆。宫廷画家只能通过画面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愿望,不如文人画家创作自由,这或许正是吕氏以水墨图写幽花野鸟的原因。

《浴凫图》,该作品在幽兰花掩映的危崖下,四只野鸭(两雄、两雌)游弋于水中。吕纪没有像其他画家那样将凫鸟安排在沼泽、芦苇间,而是将其置于被峭壁包围的湖泊中,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与冷峻感。画面上,立于岸边石上的一只鹡鸰鸟正专注地俯视着这四只野鸭,似在倾听,又似在问候,露出几分关切与怜悯。如果将危崖封锁中的野鸭视为被限制的不自由的人的话,那么自由飞翔的小鸟来探望它们,传达的自然是自由者对不自由者的同情。《浴凫图》隐含了一种深层的含义:宫廷之中没有自由的话语权。此画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

另外,吕纪把从南宋马远、夏圭那里学来的大斧劈皴用于创作中,用笔苍劲。小鸟之多情、花草之清雅、水泽之幽深,都被画家很好地表现出来。《浴凫图》以水墨为主,以淡彩为辅,这是明人绘画的一种时尚。若画家对画面浓涂艳抹,画中的野逸气息就会被富贵相所遮蔽,这样反而会失去画面原本的格调。对于吕纪的一些作品,我们不能仅以一般宫廷画的角度去评价。他画作的意境高出时人,这不仅缘自其高超的绘画技艺,更缘自其画中的主题思想。当然,对作品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把吕纪那具有院体画风的画作与《浴凫图》做比较,认为后者只是一件悠哉游哉的寻常之作的话,那也是很自然的。只是,这样就忽略了野鸭与小鸟“对话”这一细节。画家构思之巧、思想之深由此可窥见一斑。 [1] 

画家简介

吕纪 (1477~?) 字廷振,号乐愚,一作乐渔,明鄞县人。好绘画,擅花鸟,近学边景昭,远师南宋画院体格,始致其妙。1488年至1505年(弘治年间),与林良等应征入宫,供事武英殿,官锦衣指挥使衔。擅画凤凰、仙鹤、孔雀、鸳鸯,工笔勾勒与水墨写意俱能,设色明丽,气韵生动。画面辅以花树泉石,点染烟润,清新有致。间作山水人物,笔法严谨,自然入妙,为院体花鸟画代表作家之一。于画中寓规谏意,得孝宗赏识,谓“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焉”。有《鹰雀图》、《桂菊山禽图》、《竹禽双雉图》、《雪景翎毛图》、《雪岸双鸿图》、《秋鹭芙蓉图》、《浴凫图》等传世。弟子有罗素等,皆成名家


文章标签: 画家 吕纪 画面 宫廷 野鸭

猜你喜欢

残荷鹰鹭图
桂菊山禽图
寒雪山鸡图
梅茶雉雀图
狮头鹅图
四季花鸟图01-春
四喜图
杏花孔雀图
雪梅集禽图
便面畫選集12张 花巖游騎圖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书画合册12张
花鸟草虫写生册
达摩祖图卷
兰亭图
人物故事图
山水册3 北京故宫
梅花小鸟
0.1499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