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永乐丁酉(公元1417年),作者时年约57岁

谢缙传世作品很少,《云阳早行图》轴是不多遗迹中的一幅。该作是上海博物馆历代书画馆常设展2018年第一期的展出作品,较多地映现出他追溯董巨的笔墨特点。《云阳早行图》画于永乐十五年,为罗纹纸本,水墨,图纵102.1厘米,横47厘米,作者时约五十七岁。本幅有自题诗跋及刘溥题诗,天池另纸有蒋用文、许穆、史谨、朱彤、蔡昶等人题诗

题跋谢缙自题:“故人明发处,不寐听晨鸡。喜色盈眉睫,轻风入马蹄。毗陵山远近,茂苑树高低。料得还家夜,相思月满溪。启东医学将还吴,葵丘谢缙为写云阳早行图并诗以赠。时永乐丁酉岁十月既望也。”


起首钤“葵丘”白文长方印,题后钤“澹中有味”白文方印,图左上钤“孔”“昭”朱白联珠印、“陶情写意”白文方印。

据此题知图为赠友人盛寅而作。永乐十五年,盛寅自北京返吴,途经丹阳,谢缙写此图以志送行。丹阳于三国吴时曾名云阳,晋时一度为毗陵郡治所在,故题曰“云阳早行图”,诗中所称“云阳”“毗陵”,皆沿用丹阳古名。此图绘长松夹道,一老者骑马款行,侍童担琴书随后。隔溪层峦叠翠,草木葱茏,山麓和树丛间薄雾弥满。图作于十月,正值“千林枫叶丹”的深秋时节。作者用浓重的墨色皴染山峰,以横直浓墨点苔,淡墨晕染雾气,生动地传写出宿雨初收、晓烟乍泮的气象和行客秋日赶程早行的情景。

《明画录》记载,他的山水“师王蒙、赵原,既精妙,则益以烂漫,千岩万壑,愈出愈奇。寻丈之幅,不日而竟”。喜画峰峦层叠之景,“得其窅渺深意”,故而他自称“谢叠山”。他在师承元人的同时,亦上探董源、巨然,笔墨锻炼得苍润浑厚,沈周对他的《西庄图》作“淡墨真成北苑风”的评语。《云阳早行图》轴则较多地映现出他追溯董巨的笔墨特点。

此图峰岫的结构雄浑,山顶多布置矾头,以稠密有力的披麻皴和破笔密点苔表现出山势厚实、草木华滋的特质。山脚云树朦胧,树丛用简笔勾干,横墨点叶,近处松树枝干挺劲,这些表现方法明显地继承了董巨江南山水画派的传统。同时用笔趋于沉着凝重,墨色枯润相间,浓而不涩,又融和着吴镇的长处。这一幅作品反映出他善于融会宋元技法探求自己风貌的努力。谢缙在晚年形成自己浑厚苍郁的绘画风格,在明初卓然成为一家。明董其昌称他为“胜国名流”,确非虚誉。

在《云阳早行图》下方有盛寅七世孙玉赞题识,谓:“此图为吾祖御医公作也,不知失于何时。今崇祯丙子年(1636)得之,二百余年之物一朝复返,神哉!”


到清末归顾文彬收藏,著录于顾氏的《过云楼书画记》。


文章标签: 云阳 早行图 谢缙

猜你喜欢

明 谢缙 东原草堂图轴
溪堂诗意图
云山幽趣图
女乐图
人物故事图
梅花水仙图
赤壁图卷
渭滨垂钓图
山水图卷
封泾仿古图
葵石峡蝶图
花鸟精品册 15张
童子礼佛图
疏林远岫图
临溪水阁图
幽亭听泉图
山水册页11开
荆溪招隐图
0.1792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