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乾隆: 公元1736-1795年 说明:白色左旋七层螺贝,顶端两层另加黏接,器表满布浅浮雕缠枝番莲纹,口部浅阴刻隶书款:「乾隆敬制」。带铜镀金座,如波涛汹涌之状,座底中央饰一镂空古钱纹。有清一代对于海螺一直有特殊的喜好,女真(满)族人还在关外时期即从蒙古族传入海螺的使用,当时的海螺使用范畴相当广泛,在后金建国之前,它是一种原始军令工具,以号令和鼓舞士兵冲锋,并在心理上给交战敌方造成威摄;它也是报警和集兵工具。在后金建国之后,海螺进而是国事活动的仪仗之一,也是当时的「礼乐之器」。定鼎中原之后,海螺逐渐退出国家战争与政治活动,而仅作为军队操演和皇帝大阅的军乐器,乾隆二十四年(1759)修成的《皇朝礼器图式》中称海螺为「海蠡」,并明订其使用范围。虽然如此,入关后清帝对于海螺的喜爱并未稍减,但主要是与宗教相关连,清高宗即曾撰「法螺赞」,认为这种「梵天之器」是「以演大乘,溥归佛旨」。海螺是佛家八宝之一,紫禁城内或各地行宫的佛堂皆须陈设,这件海螺则是行宫中的佛堂陈设器,或陈设于热河行宫,或陈设于沈阳故宫。 款识:口年号款:乾隆敬制 参考:《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冯明珠主编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09;《皇权与佛法:藏传佛教法器特展图录》蔡玫芬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99/06

文章标签: 海螺

猜你喜欢

端溪坑仔岩阮元摹刻石鼓砚一套十件(连漆盒)
竹刻太白醉酒
棕竹七佛钵
竹刻太狮少狮
匏制团花纹漆里碗
田黄石卧虎
潘逢吉砚形墨
黄杨木灵芝小盒
匏制团寿字六棱瓶
文竹贯耳扁瓶
曹素功砚形墨
檀香木百宝嵌海屋添筹圆盒
匏制勾莲纹圆盒
竹雕云雷纹三足小鼎
紫檀柄金瓦嵌宝石如意
竹刻一品富贵臂搁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
紫檀竹节式盒
0.1395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