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楷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创作时间:

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尽心竭力仰报天恩谕。九月十五日之变。史册所无。我君臣相率。怠玩于平时。方罹此重罚。幸承天祖垂佑。雷厉风行。大逆立诛。馀邪渐熄。若仍诸事怠忽。茍且依违。是自作孽不可活矣。只知私家为重。国事为轻。诚昏愚之极矣。有国然后有家。国破家岂能存保。保国斯能保家。一定之理也。为今之计。密访以涤其源。安良以杜其慝。譬诸虎狼噬人。焉能绝其种类。曳尾潜逃。亦可网开一面矣。以仁心化天下。尚有此等逆徒。若专事残暴。祸不旋踵而至。上苍断不保佑。可不畏乎。自今各思。尽心竭力。保国保家。平日恩怨。勿借此有事之秋。先图报复。先公后私。正心为主。先本后末。安民为急也。邪教之起。匪伊朝夕。掺刀犯阙。诡计有年。州县惧干处分。隐忍姑容。养痈遗患。至于如此。试问。地方大小官员。何国之人。则曰。大清国之人也。问其禄。则曰。君上之赐也。问其职守。则曰。我不知也。或曰。与我何涉也。朕用是寒心。况本无才德之主。而庸碌者居半。实心保国之臣。力不能敌。深可悲也。诸臣各尽乃心。各竭乃力。办实事与。朕看庶几。仰答天恩。转祸为福。在此寸心耳。勉听朕言。愿同朕志。特谕中外交武知之。报天恩肃吏。治脩武备。谕天佑我国家。迅雷除贼。大逆立擒。鎗毙踰垣之盗。雨熄举火之谋。馀党全诛。无一倖免。朕遭非常之大变。受非常之天恩。惊惧之馀。益深干惕。敬同内外诸臣。洗心涤虑。尽心尽职。仰答昊慈。以迓承平之福。念兹母忽。予之至愿也。奸民以教诱人。邪说充塞。积有年矣。直隶。山东。河南。自督抚至州县。岂尽聋瞽乎。缘私心太重。以致吏治不肃也。大吏待属员。明以奔竞为才能。暗以苞苴定高下。遇一公务。彼此推诿。各顾处分。上下回护。所办无实政。所议皆游辞。良知泯而利心深。恋人爵而轻天爵。小事吹毛以求疵。大事养痈而贻患。丛脞疲玩。怠惰因循。吏治之坏。至今极矣。逆贼窃视官庸吏玩。至于如此。有何畏惮顾忌乎。始则敛钱聚众。官吏不办。终则揭竿肆逆。官吏不知。若非天佑。尚可言哉。朕无知人之明。乏驭世之才。屡申劝诫。徒费苦心。依违迁就。习与性成。事前则漫无觉察。临事则张皇失措。事后仍漠不关心。皆朕不德之所致也。诸臣各勉致君泽民。扬名后世。切勿视此朱谕。又不领会。相率颂扬。具折了事。真不知朕之苦心矣。九重皋应。何等尊严。八旗守卫。何等雄壮。岂有数十逆贼哄然直进。官兵空手遮拦。立被杀害。皆由经年累月。不修军器。弓无弦。矢无镞。刀鎗钝敝。火药潮湿。日前击贼。皆用瓦砾。言之可羞。军威不振。毫无纪律。此皆管兵大臣之咎。亦朕误用之过也。逆贼盘踞京畿。伏藏禁闼。官吏废弛。兵丁怠惰。军器无用。皆见惯之事。是以大逆林清。自六月至九月。毫无顾虑。公然布置勾结为奸。竟无一人举发。诚恠诞之极矣。近日言事诸臣可采用者。立见施行。留中不报者。实不可行者也。若显斥其非。又以朕为拒谏。为君难。至朕尤难。为臣不易。诸臣未必能留意体会。亦太觉容易矣。惟祈上天启迪渺躬。用股肱心膂之臣。同心协力。挽回污俗。庶几补咎于万一耳。特谕。嘉庆十有八年(西元一八一三年)十月十日御笔。

印记资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天恩 逆贼 嘉庆 相率 军器 处分 州县 保国 依违 保家 官吏

猜你喜欢

清嘉庆御笔河复志事 卷
清嘉庆御笔八旗箴 卷
清嘉庆御笔训移居盛京诸宗室 卷
清嘉庆御制宗室训 卷
清嘉庆御笔义利辨 卷
清仁宗御笔藻披香雪 册
清仁宗御笔璃毫鑑古 册
清仁宗诸臣合笔庆赏先春 册
清仁宗诸臣合笔庆赏先春 册 清仁宗御笔诗
何绍基行书七言联
徐作肃行草五律扇页
宋武帝与臧焘敕
俞樾隶书勉臞客诗轴
沈德潜行书七律诗轴
弘历行书戒得堂诗轴
冯铨行书临兰亭序卷
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翁方纲行书八言联
0.6685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