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册(蝴蝶装)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乾隆鑑赏
鑑藏宝玺:重华宫鑑藏宝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鑑藏宝玺:石渠定鑑
鑑藏宝玺:宝笈重编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鑑赏
鑑藏宝玺:无逸斋精鑑玺
收传印记:景道进德斋记
收传印记:内府书印(重一。均半印)
收传印记:福建路提举司印(重一)
收传印记:提举福建路税(半印)
收传印记:提领措置会子库印
收传印记:长
收传印记:悦生
收传印记:李和审定真蹟(重二)
收传印记:水竹家(重一。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谿翁堂
收传印记:园公
收传印记:鲜于枢伯机父
收传印记:司印(半印)
收传印记:黄琳美之
收传印记:琳印(重二。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寄傲(重一)
收传印记:项元汴印(重五)
收传印记:子京父印(重四)
收传印记:墨林秘玩(重四)
收传印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重三。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墨林父(重三)
收传印记:项子京家珍藏(重三)
收传印记:墨林生
收传印记:子孙世昌(重四。内半印二)
收传印记:退密(重二)
收传印记:墨林外史(重二)
收传印记:墨(重三。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林(重三。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净因菴主
收传印记:子京所藏(重一。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神(重二)
收传印记:奇(重二)
收传印记:六艺之圃
收传印记:西楚王孙
收传印记:项墨林鑑赏章(重四)
收传印记:华雪斋(重一。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项叔子(重一。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子孙永保(重三)
收传印记:沮溺之俦(重一)
收传印记:墨林堂
收传印记:神(重七。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品(重七。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木鸡
收传印记:墨林嬾叟(重一)
收传印记:游方之外(重二)
收传印记:逸民
收传印记:惠泉山樵
收传印记:桃花源里人家
收传印记:子京(重二)
收传印记:西畴耕耦(半印)
收传印记:虚朗斋(重二。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煮茶亭长(重一)
收传印记:会心处(重一。内半印一)
收传印记:项氏子京(重一)
收传印记:墨林砚廦
收传印记:墨林山人(重一)
收传印记:尧封
收传印记:博雅堂宝貦印(重二。内半印二)
收传印记:元汴之印
收传印记:癖茶居士
收传印记:宫保世家(重一。皆半印)
收传印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
收传印记:平生真赏(重一)
收传印记:隐居放言
收传印记:墨林主人
收传印记:神游心赏
收传印记:墨林项季子章(重二。内半印二)
收传印记:天籁阁
收传印记:若水轩(半印)
收传印记:檇李项氏士家宝玩(重一)
收传印记:长病仙
收传印记:世外法宝
收传印记:廷
收传印记:陈定印(重一)
收传印记:陈定(重二)
收传印记:陈氏家藏
收传印记:王鸿绪印(重六)
收传印记:俨斋秘玩(重九)
收传印记:鸿绪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俨斋书印(重一)
收传印记:鸿绪(重三)
收传印记:云间王俨斋收藏记
收传印记:王俨斋鉴赏法墨名画
收传印记:俨斋
收传印记:横云山人
收传印记:赐金园主人
收传印记:宝晋山房
收传印记:淛河沈氏勗礼彦敬(半印)
收传印记:邹之麐印
收传印记:郭□虎真赏印
收传印记:为善最乐
收传印记:爵□□印
收传印记:秘玩之印(半印)
收传印记:(二半印不可辨)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签;清高宗   宋四家真蹟。神品。印记:御赏、乾隆宸翰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672-1676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146-151 收藏着录: 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十一册,页40-63、193-195 参考书目: 1.何传馨,〈苏轼次辩才韵诗〉,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 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页361- 363。2.何传馨,〈过溪二老 — 苏轼次辩才和尚韵诗与书法〉,《故宫文物月刊》,第279期(2006年6月),页62-67。3.何传馨,〈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 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页373- 376。4.何传馨,〈宋黄庭坚书诗〉,收入何传馨编,《书法之美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2年五月初版一刷),页73-74。5.王竞雄,〈「天子之宝 —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展品系列(五) — 书法、图书文献〉,《故宫文物月刊》,第248期(2003年11月),页9。6.何传馨,〈黄庭坚小楷气象〈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并诗〉解读〉,《故宫文物月刊》,第269期(2005年8月),页16-29。7.朱惠良,〈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宋代书画册页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页242-243。8.何传馨,〈米芾致景文隰公尺读(箧中帖)〉,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 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页329- 331。9.何传馨,〈宋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收入何传馨编,《书法之美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2年五月初版一刷),页74。10.朱惠良,〈「七十件书画册页名品特展」精选(一) — 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故宫文物月刊》,第146期(1995年5月),页56-57。11.何传馨,〈帝国的回忆 国立故宫博物院瑰宝赴法展专辑一 — 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故宫文物月刊》,第185期(1998年8月),页18-19。12.何传馨,〈「天子之宝 —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展品系列(五) — 书法、图书文献〉,《故宫文物月刊》,第248期(2003年11月),页10。13.何炎泉,〈米芾书论书〉,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 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页321- 324。14.黄纬中,〈米芾〈论书帖〉辨字〉,《故宫文物月刊》,第159期(1996年6月),页119-125。15.何炎泉,〈从米芾〈论书〉帖看他与高闲、韩愈之间的关系〉,《故宫文物月刊》,第274期(2006年1月),页50-61。16.何炎泉,〈蔡襄尺牍(澄心堂帖)〉,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 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页429- 432。 参考书目: 17.何传馨,〈宋蔡襄尺牍〉,收入何传馨编,《书法之美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2年五月初版一刷),页73。18.〈书尺牍(澄心堂帖)〉,收入何传馨、陈阶晋、何炎泉编,《故宫法书新编 (八) 宋 蔡襄墨蹟》(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年九月初版一刷),页68-70。19.〈次辩才韵诗〉,收入何传馨、陈阶晋、何炎泉编,《故宫法书新编(十) 宋 苏轼墨蹟(下)》(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年九月初版一刷),页46-50。20.〈致知县朝奉尺牍(江上帖)〉,收入何传馨、陈阶晋、何炎泉编,《故宫法书新编(十) 宋 苏轼墨蹟(下)》(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年九月初版一刷),页92-94。
文章标签: 印记

猜你喜欢

新岁展庆人来得贴
宋四家小品 冊3、蘇軾 尺牘
宋四家小品 冊2、題跋
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全卷)白麻纸
致杜君长官尺牍(离都帖)
墨迹选纸本
研山铭行书手卷
尺牍纸本
乡石帖行书
私诚帖尺牍纸本
治平帖纸本
书杜少陵题王宰山水图歌卷
兰亭八柱第二 米题诗本
逃暑帖行书纸本
行书上时宰二札纸本,手卷,行书,第一札
中流一壶帖页纸本
清和帖行书纸本
宋四家小品 冊4、黃庭堅 七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