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草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第一则)昌州使君景道。宗秀也。往馀与公寿景珍游。时景道方为儿童嬉戏。今颀然在朝班。思公寿景珍不得见。每见景道。尚有典刑。宣州院诸公。多学馀道(点去)书。景道尤善馀笔墨。故书此三幅遗之。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馀。于今为天下第一。馀书不足学。学者辄笔愞无劲气。今乃舍子瞻而学馀。未为能释术也。适在慧林。为人书一文字。试笔墨。故遣此。不别作记。庭坚顿首。景道十七使君。五月七日。(第二则)庭坚叩头。比因南康签判李次山宣义舟行。奉书。并寄双井。计夏末乃得通彻耳。急足来伏奉三月六日手诲。审别来侍奉万福。何慰如之。惠寄鲍诗。扬州集。实副所望。广陵四达之冲。人事良可厌。又有送故迎新之劳。计得近文字之日极少。然旨甘之奉易丰。又弟甥在亲前。此亦人生极可意事。且主人相与平生倾倒。馀复何言。闻说文潜有嘉除。甚慰孤寂。但未知得何官。悠远。临书怀想不可言。千万为亲自重。樽前颇能刚制酒否。每思公在魏时。多小疾。亦不能忘念。不次。庭坚叩头上。无咎通判学士。五月五日。(第三则)庭坚顿首。两辱垂顾。甚惠。放逐不齿。因废人事。不能奉诣。甚愧来辱之意。所须拙字。天凉意适。或能三二纸。门下生辄又取去。六十老人。五月挥汗。今实不能办此。想聪明可照察也。承晚凉遂行。千万珍爱。象江皆亲旧。但盛暑非近笔砚时。未能作书。见者为道此意。庭坚顿首。(第四则)沈叡达自许甚高。虽少时坐豪侠。不自贵重。中年流落不耦。作人乃有边幅。废弃不得列士于士大夫。而文章之气不少挫今日。追数平生交游如叡达。不易得也。馀不及识李博古。信叡达之诗。知其风义磊落。其与人交。不以暄凉易节者也。黄庭坚书。(第五则)庭坚叩头。适来仲父因至草堂。解汗衣。能即还家。能采兴一来此亦佳。萧君足下。庭坚叩头。(第六则)庭坚顿首。辱教审侍奉万福为慰。承读书绿阴。颇得闲乐。甚善甚善。欲为素儿录数十为妙曲作乐。尚未就尔。所送纸太高。但可书大字。若欲小行书。须得矮纸乃佳。适有宾客。奉荅草率。 庭坚顿首。立之承奉足下。(第七则)眉州摄判官王申帅者。在黔州旧识。有吏能廉节。其持亲丧齐衰三年。踈布飦粥。未尝以素冠墨衰出门。今之曾闵也。嘉州赵肯堂。顷过施州清江而识之。学问之士而不懈为吏。及问其里人本客。寄孤立而能自奋仰。禄以事其父母。而解官二年。未蒙诸公除用也。二士辄以献诸左右。少补聪明之万一。庭坚再拜。(第八则)桃李无言一弄风。黄丽唯见绿忽忽。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右归自门下后省卧酺池寺书堂。(第九则)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扁舟不为鲈鱼去。收取声名四十年。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故应剖蚌登王室。不若行沙弄夕霏。右奉呈外舅孙莘老。(第十则)同陈无已和答秦觏少章闻鴈听鸡二绝句。平生绝少分甘处。身要从师万事忘。胡鴈嘂群声未了。梦回兄弟䌽衣行。朝事闻鸡常半涂。朱门拥被不关渠。秦郎五起鸡三唱。银烛贪传未见书。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要及新香碾一桮。不应传宝到云来。碎身粉骨方馀味。莫厌声喧万壑雷。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常随蟹眼来。深注寒泉收第二。亦防枵腹爆干雷。乳粥琼糜泛满杯。色香味触映根来。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从赵端承议乞竹奴俗所谓竹夫人者。秾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牀。我无红袖堪娱夜。政要青奴一味凉。乐天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只欠小蛮樊素在。我知造物爱公深。建中靖国元年八月十三日黄庭坚书。黄山谷诗句法遒劲。纸轴如新。诸公甚称可喜。遗墨以动人世。五月十三日。子諲书。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石渠定鑑
鑑藏宝玺:宝笈重编
鑑藏宝玺:御书房鑑藏宝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63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文章标签: 叩头 文字 平生 景道 万福 门下 笔墨

猜你喜欢

王澍行书临帖扇页
清王澍行书轴
篆书横幅
草书诗﹔楷书诗四开册
信件
清王澍临石鼓文 册
清王澍书积书巖帖(一) 册
清王澍书积书巖帖(一) 册 篆书引首
清王澍书积书巖帖(一) 册 临比干铜槃铭
书法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论语泰伯
荷静
书法对联单片
书法
横琴忘弦
烹茶听雪
书法
0.3053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