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清(1867年-1920年),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温圳镇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正如李志敏所评价:“李瑞清以篆籀行于北碑,为一时学北碑者所宗”。 [1]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提学使、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今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前身)监督(校长)、江苏布政使等职。

李瑞清(1867年-1920年),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号李百蟹,入民国署清道人,谥号文洁。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今属进贤县温圳)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书画界名声显赫,书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与吴昌硕、曾熙、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书法

李瑞清

李瑞清

李瑞清通诗、书、画,尤精书法。自幼钻研六书,学习书法,对殷墟、周、秦、两汉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为一代书法宗师,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李瑞清的书法,上追周秦,博宗汉魏,各体偕备,尤工篆隶。其书法“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潇洒俊逸,各具神态,以篆作画,合画篆为一体。李派书学熔铸古今,不偏不倚,至博且精,勇开风气,所播深远直至当代,为薪火相传的金石书派。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书法家胡小石、李仲乾、黄鸿图皆出自其门下。

绘画

李瑞清也是清末民初的著名画家,擅丹青,山水、人物、花卉,绘画涉猎广泛。山水师法原济、八大山人,花卉宗恽南田。所绘松石、花卉意境独特,尤擅画佛。

贡献

辛亥革命时,瑞清一度代布政使职。南京光复之日,不仅不潜遁,且“封藩库,积金数十万”,由南京政府接收。嗣后,弃官寓居上海,家境贫寒,老弱数十口仰其供食,经常断炊,乃卖书画以自给,以免口腹累人。海内外闻知,求其书画者,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日本书道界人士竞渡海东来,争相购置。就是在今天,他的书法作品也印成字贴出版。

李瑞清还善诗能文,他的诗词古直苍凉,大有曹孟德遗风,尤以绝句为胜,写得凄艳动人。《清史稿》称:“瑞清诗宗汉、魏,下涉陶、谢。”在清光绪、宣统年间的古典诗坛上,他是一位非常活跃的诗人,曾被汪国垣在《光(绪)宣(统)诗坛点将录》中封为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陈可毅曾作诗称赞他道:“来往金陵又几时,久闻人说李梅痴。过江名士知多少,争诵临川古体诗。”可见他的诗词影响不小。其为文,学庄子及太史公司马迁,记事状物,简洁生动,并能“发抒胸臆,有所刺讽狎侮,颇以寄奇恢诡之趣相合”,亦有大家风度。此外,李瑞清亦精文字学、金石考据、书画鉴别。他提出的“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辨析金文书法流派的方法,颇具科学道理,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艺术大师。

李瑞清一生授徒甚多,桃李遍天下。著名学者秉忠、胡小石,国画大师张大千,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以及抚州书法家李仲乾、何砚青、黄鸿图等,均出其门下。

李瑞清在政治上,思想保守,愚忠清室。辛亥革命后,不当民国官,不写“民国”二字,不剪辫子,自号“清道人”。1917年张勋复辟时,又一度出任学部左侍郎,但这些与其在书法、绘画、教育等方面成就以及清廉自持、一介不取的清高品格相比,瑕不掩瑜。1920年,李瑞清卒于南京。挚友曾熙,学生胡小石等葬其于金陵牛首山,并在雪梅岭之罗汉泉旁边筑一梅花庵以纪念他。南京大学为表彰其在两江师范学堂办学功绩,特建亭于校园,曰“梅奄”。其门人并将他的诗文收集,编成《清道人遗集》、《清道人遗集轶稿》等书行世。至今在抚州市城区北面,仍有一绿树成荫、幽雅宁静的街道,原名府前街,李瑞清曾居住于此。民国21年(1932年),为纪念李瑞清在教育、书画上的贡献,将此街扩宽后改名“梅庵路”。1980年地名普查后,始改名“羊城路”。但至今很多人仍记得“梅庵路”路名。 [5] 


文章标签: 书法 李瑞清 教育 清道 书画

猜你喜欢

扇面
仿大滌子山水
佛像
隶书五言联
隶书张迁碑轴
以标准文字为郑熙(426-493)的纪念石碑摘录
各种风格的书法
以文书标准脚本对联
对联标准脚本
书法
龙马精神书法
百禽图
红枫小鸟图轴
花卉虫草
秋山行旅
百禽图 绢本
牡丹魂 绢本
扇面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