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楷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愚兄汪桂月百拜启。梦椽仁弟先生足下。得别书忽忽如有所失。追饯不及把晤。当迟至明年。秦淮六七月甚系思。十月十日候老师台起居于署。悉大世姊丈讣音为怆然。当晚同师台暨淦泉四哥。在又濂夫子讲堂。又得二世妹夫哀耗。益大惊悸。吉人家何骤有是耶。同日又读仁弟禀堂上书。述舟行苦恼事甚悉。是夕庭见初雪。凄风寒霰中。百端交集。座中皆大难。为怀不止。寒灯无焰。影幢幢也。顾逆来顺受。既以为师台解。即以解仁弟。仁弟志趣超迈。才思清越。与我辈伍。如青松之㧞灌木。白玉之暎泥沙。方以为黄叔度一流人。宜自珍摄读书养气。一鸣惊人。为堂上懽。不当自馁真气。及读来禀。何公子气多。丈夫气少耶。州风沙雨。书生脆骨。正须以此等练之。方能成铁脊梁。至舟子杂坐。迺极快活事。白酒瓦瓯。淡鱼竹箸。且饮且嚼。与纵谭惊风骇浪。一泻千里状。及平时所见。鱼龙出没。雷怒电飞。诸恐怖皆足增长气魄。植发竖眉。较咬文嚼字辈。一团腐气。冲人欲呕。不胜之万万耶。顾以为苦。且备书为堂上忧曰。自今殆无意功名。仆以为此正文章之助。增益本领之处。古之奇男子。其功名大都从遍尝咸酸苦辣来耳。特气不盛。则反为压倒。窃为足下壮之。仆冬来课徒。暇辄作文一篇。或应制诗一首。温经外。圈点文献通考数纸。欲略知世务。閒读苏长公诗歌数十遍。资其豪气。稍自振起。然俗事多缠人。时作时辍。思虑旁杂。尘上面目。几满可恨也。来教欲揣摩时样。仆非薄此。力绵未逮耳。近亦稍稍近之。每恠恠弟许仆太过。名称不副。使受无量。过鲜攻短之益。有忘丑之嫌。自今愿勿尔也。如向朋好齿及。只当曰是尚想读书。不敢大为恶。吴下名流山积勿刻划无盐作笑柄也。家慈眠食颇健。特目愈苦。小儿亦好。近学作小赋。尚有意绪。岁单气寒。保身为上。访亲友看山水次之。读书作文。字又次之。思郁则伤心气。怯尤易召百邪。当(点去)大戒也。辱书日率(点去)谬成小诗。尘削勿示外人。风便率抒胸臆。毋罪。馀不备。十月廿六日晨刻。愚兄月言。家慈命笔致候。小儿禀笔请安。

印记资料:

作者印记:汪桂月印
作者印记:以事与未能也
作者印记:古之愚
作者印记:文亭居士(骑缝半印)(重二)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仁弟 作文 愚兄 小儿 资料

猜你喜欢

清汪桂月致梦椽函
清汪桂月致梦椽七月十二日午刻函
清汪桂月致梦椽七月十五日函
清汪桂月致梦椽□□重阳日函
清汪桂月致梦椽旧腊廿七日函
清汪桂月致弟函
清汪桂月致梦椽十月五日函
清汪桂月致梦椽嘉庆二十一年二月望后四日函
清汪桂月致梦椽函
缂丝乾隆御笔泮池济宁行宫诗册(第十册)
寿纸
缂丝乾隆御临苏轼帖轴
巴慰祖隶书诗轴
漆书文辞 立轴 绢本
玄烨行书除夕书怀轴
律吴熙载东方朔画赞楷书
李葂行书诗扇面
小戎诗册篆书
0.2916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