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松图》是明宣宗朱瞻基创作的一幅设色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万年松图》画双松并峙,左右倚侧,枝干互出,伸展有度,虽横卷之木而有高挺凌霄之势。老干用笔沉稳中寓有变化,老鳞纷披,勾皴秉施;叶如杂针,花青淡笼,颇得壮气。 [1]  画松树用沉而稳的线条钩括皴鳞,松针遒劲缜密,虽然用笔不多,但非常醒目,使画面极富生趣,给人以清新悦目、明秀端庄之感。 [2] 

画作内容

《万年松图》画古松主干横出,虬屈多姿,挺拔粗壮,茂密厚实的松枝错落有致,簇簇松针矫健优美,枝干间野藤盘绕。 [2] 

包首为锦本,纵34厘米,横24厘米;副隔水为绫本,纵34厘米,横12厘米;引首洒金笺,纵33.1厘米,横83.1厘米;前隔水为绫本,纵33厘米,横7厘米;画心为纸本,浅设色,纵33厘米,横453厘米;后隔水为绫本,纵33厘米,横10厘米。 [2]  引首有作者楷书自题:“宣德六年四月初一日,长子皇帝瞻基敬写《万年松图》,奉仁寿宫清玩。” [3]  下钤“皇帝尊亲之宝”朱文方印。画心两处及前后隔水钤“武英殿宝”朱文方印四方。鉴藏印记有:王铎的“王铎之印”白文方印两方,爱新觉罗·弘历的“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石渠宝笈”朱文长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椭圆印,爱新觉罗·颙琰的“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爱新觉罗·溥仪的“宣统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朱文方印。 [2] 

创作背景

据作者自题,《万年松图》是作者为其母皇太后祝寿而作,作于宣德六年(1431年)四月初一日,作者时年三十三岁。 [1] 

艺术鉴赏

构图

构图上,松作巨干横空,干枝作“之”字之势,劲老苍郁,亦如龙角风爪,伸缩由之,松针团生,块状散铺,极具装饰性。全图给人以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气势。 [4]  画面中虽然只有一棵松树,但通过对老干、细枝、松针的疏密、虚实的巧妙安排布置,使画面并非感觉单一。画中的松枝从下到上生出纸外,再从上方折回画面中,产生了一种画外画的意境,呈现出了折枝构图的独特的语言形式。两枝老干向画面两边伸展开来,布局整个画面,最左边留少许空白,并钤上印章,画幅的最左边是其落款。构图样式虽简单,却使整个画面显得气势而又壮观。因此幅作品是给母亲祝寿的,此种构图方法,也更能突出此主题的表达。 [5] 

历史传承

《万年松图》原藏宣德内府,明末清初归王铎,后入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前将《万年松图》运往长春伪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新觉罗·溥仪携《万年松图》逃至吉林省临江市时被中国军队截获,中国军队将《万年松图》交东北人民银行转交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之后,《万年松图》归东北博物馆(后改名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现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2] 

重要展览

2013年2月5日至2013年3月15日,辽宁省博物馆在展馆一层1号展厅举办“吉祥——对幸福的憧憬”展览,《万年松图》在其中展出。 [6] 

2020年1月17日,“喜到新年百事多吉利”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万年松图》在其中展出。 [7] 

作者简介

朱瞻基(1399年-1435年),即明代宣德皇帝,自号长春真人,明仁宗长子,在位十年(1426年-1435年),庙号宣宗,谥号章皇帝。性格活跃,修养深厚,雅尚翰墨,书法出自华亭沈氏兄弟,而能够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出之。尤工绘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无不臻妙。常将自己的画作赏赐给重臣,并于其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在位期间着力经营画院,成绩斐然。 [8]


猜你喜欢

瓜鼠图册页
莲浦松吟荫图
武侯高卧图卷
唐苑嬉春图卷
朱瞻基武侯高卧图卷
朱瞻基寿星图卷
山水人物扇
朱瞻基行书新春等诗翰
鱼和水杂草
林亭清话图
人物故事图
烟笼玉树图
人物图
五色蜀葵图
书画合册12张
出处图卷
观音
山水圖
0.1430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