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平安图》是元代画家边鲁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该图描绘了坡石攒聚,突兀奇石耸立,顶端一山鸡俯瞰向水,似有所欲。石间点缀灌木、修竹、劲草、参差错落,疏密得当。碧波平远,视野开阔,环境幽静。

画作内容

元代边鲁《起居平安图》轴,该藏品绘雉鸡、竹、石、兰等。

画中雉鸡俯身向下,张嘴鸣啼,这里正是将雉鸡比作雄鸡,取“鸡鸣将旦,为人起居”之意,寓意平安吉祥。左上角行书款署“魏郡边鲁制”,下钤“边鲁”、“边氏鲁生”两方白文印。

创作背景

按图中所画的景物,此画的画名应该是《竹石兰鹊图》一类,可是它却被称为《起居平安图》。根据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北都唯童子寺有一丛数尺高的竹子,相传寺里的和尚每天都要报知竹子是否完好平安。后来,人们就以竹子作为平安的象征。而图中竹子旁边绘有几枝不起眼的植物,叫做枸杞,枸杞之构,又可读作居音,枸杞两字反转,便谐音起居。因此,这张图就有了这个寓意吉祥的名字。 [1] 

艺术鉴赏

展现此卷,画面如新,是一幅保存十分完好的名作。画中刻画了一湖石临水倚岸屹立,湖石上大下小,向左倾斜,呈险峻状。湖石前后有数株枸杞、竹枝、兰草等。枸杞由湖石左侧横人画面中部,枝疏叶落。数株修竹,有的倒挂石壁,有的匍伏于山石下,有的倚石生长,挺拔直上。几乎冲出画面。湖石顶上栖有一长尾锦雉,俯身下视,双足紧抓湖石,双翅合拢,长尾高扬,低头张喙呜叫,正欲跃下,它在呼唤同类,还是突然见到了什么,给观者留有遐想的余地,起到了勾人心弦的效果,这是此画最成功之处。此图的画法,画面上主体的锦雉,刻画细微,运用了勾、点、刷、染交错进行的多种手法。整个描绘,是工整精微的写实运用的画法,不仅仅是精雕细琢,而且是粗和细的多种笔势与浓淡多种墨彩有机地组合而成。它将色彩斑斓的锦雉刻画得栩栩如生。如锦雉刻画细微,全由墨色勾绘,羽毛用浓淡不一的墨笔连勾带染地画成,纯以墨笔而能达到此等逼真生动之效果,很不多见。足见边鲁具有精细的观察力,及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山石勾皴结合,枸杞、竹子和兰草,均以劲爽之笔勾画。双勾、淡墨染,刻画得十分认真,有宋人遗风,却又全是元人笔墨,具有精密不苟的韵致,妙哉!此幅作者自识“魏郡边鲁制”,钤白文方印二。 [2] 

历史传承

此画是由张叔诚老先生于1981年捐赠出来的,是天津博物馆一件极为珍贵的一级文物。

作者简介

边鲁,生卒年未详。元代画家。字至愚,号鲁生。北庭(今新疆境内)畏兀儿(维吾尔)族人;一作宣城(今属安徽)人。官至南台宣使,卒后,追赠南台管勾i善古乐府诗,工书,擅古文奇字,尤善墨戏,画竹木花鸟至精,笔墨沉厚,气韵秀逸。尝作《梨花双燕图》杨维桢曾为其题诗。画迹有《群鸦话寒图》、《水墨牡丹图》。传世作品有《起居平安图》,此图又名《花竹锦雉图》。此图是边鲁留下的唯一一件作品。原由天津收藏家张文浮先生藏,后捐献给天津艺术博物馆。


文章标签: 起居

猜你喜欢

起居平安图
元边鲁孔雀芙蓉图轴
元 边鲁 起居平安图
秋溪放艇图
春山图
扶醉图
竹石图(宋元集绘册)
渔父图
松壑层楼图
雲浦拏舟圖
阿房宫
大豆图
幽篁秀石图
云山图卷
幽谷先春圖
夏山過雨圖
王羲之观鹅图
中山图
0.3152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