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源 [1]  ,1964年生于福建诏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  ,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美术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

《董希源画集》、《董希源花鸟画作品选》、《董希源山水精选》、《名家画范——董希源·我学山水画》、《锦绣河山美如画——董希源为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中央领导人新年贺卡作画选集》、《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董希源》等分别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福建省美术出版社、福建省政协办公厅和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全国政协《画界》、四川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杨柳青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

其作品《农家山市》、《乡情》、《春风得意》、《山高云祥》、《清音出泉壑》、《鹤鸣天地宽》、《新篁映锦绣·寒梅化春光》、《江山永存》、《涛涛云海壮山河》、《锦绣河山美如画》、《梅竹知春更红绿》、《喜鹤三友共千秋》由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全国人大机关、国际奥委会,中国美协收藏并陈列,22幅作品被选为制作中国领导人2008年新年贺卡。1986年起应邀在上海、福建、广东、山东、台湾、香港、北京,澳门,联合国环境署举办个人画展。 [3] 

董希源山水画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气韵生动,山川雄伟秀丽,豪迈刚健,很有气势,他擅长把握画面的整体感,如《高壑览景图》、《秋山云散图》、《流云飞瀑图》、《云涌春山图》等,虽然峰峦叠出,婉蜒不绝,沟壑纵横,目不暇接,同时流云飞瀑,涌动其间,但却毫无零碎琐繁之感,整个山体龙脉互相呼应;浑然一体,给人以大气磅礴的;仕美质感。

中国山水画在五代、北宋时期达到一个高峰,如董源《夏山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虽平远、高远、深远不尽相同,但无不以高山仰止的壮美,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那巍峨的质感,富有阳刚之气。同时,古人尝称,水、云为山之呼吸,若无水、云,山无生机。董希源正是把悟了传统三味,使其所绘山水具有撼人的气魄和云水流动的生机。那坚实的岩壑、飞动的流泉、变灭的烟云,与点景人物、树木、村舍,共同构筑了富有韵律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可游可居,可亲可爱,让人陶醉其中。董希源山水画另一个特点是构图饱满,虽密不透风,却疏能跑马。为了突出山水的雄奇峻伟,他以层层叠加的方式使所绘作品产生顶天立地的效果,强悍、雄厚、先入为主,使观者在绵延不绝的大山面前领悟气势逼人的感受,解读气壮山河的妙谛。

毛泽东在《十六字令》词中称赞祖国大山道:"天欲坠,赖以柱其间",欣赏董希源的《云涌春山图》、《高壑观景图》时,此种情感令人油然而生。董希源虽然舍弃了大块留白的方式,但他却没有舍弃"计白当黑"的优良笔墨传统,他以如泻的流泉飞瀑、如幻的岚气云烟,让凝固的岩壑沉浸在流动的空气中,泉声、云气,可闻可观,大自然的呼吸动静,是如此地和谐、优雅、秀丽、多变。热爱生活的董希源,还喜欢在画面上点缀草帽,着连衣裙的少女倩影,给奇山秀水增添了现代生活气息,与常用古装老僧、隐逸点景的方式相比,别有一番情趣。故而观其山水,既有崔巍雄奇之美,又有灵巧秀雅之情,虚实相济,互得益彰。

山水画特点是表现手法灵活丰富,工意兼具,技法全面,他善用大小斧劈皴,去展示山体的刚健;亦好用长短披麻皴,去表现山峦的浑厚;还能用豆瓣皴去写出岩壑的质感;董希源并不喜欢一味地放任,而是强调在客观基础上的夸张、美化,将元代赵子昂为代表的"文人画"工意兼具的传统,予以发扬光大。他在远景、中景、近景的处理上,更是体现了这一思想,该写实处则写实,该写意处则写意,灵活运用,恰到好处。如《秋山云散图》,近景之枫树竹林,丘壑山舍,表现精到;远处之云峰气岚,水墨淋漓,而全图浑然一体,并无生硬做作之弊。在设色、光影的表现上,画家也十分注意,落笔不苛,既不偷工减料,又不滥用水墨,技艺纯熟,层次丰富,收到"咫尺十里"之效,而不让古人。赵子昂曾云:"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何益。"赵氏所说古意,实际是指学习传统优秀技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予以创新。赵氏的一生艺术实践,就是很好的注解。而董希源的绘画实践,也向我们阐述了这一真谛。他的画面上洋溢着传统的典雅,又充满着新时代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看到以线造型、以画为奇的创作宗旨,和讲求画意中诗情的传统标准;又可以看到注重光影效果,色彩明暗,以及对画面要求饱满的新观念:中国传统水墨画设色淡雅、清丽,造型似与不似的趣味,也在其中得到现。

范迪安(中央美院院长):我看董希源先生的作品啊,我首先觉得他是一个能够站在我们这个时代,不辜负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艺术家。

徐里(中国美协秘书长):董希源先生的艺术视野是很开阔的,作品品位很高,他做学问的态度也是很认真和踏实的。

孙克(著名美术评论家):董希源是近几年来崛起于中国画坛的山水画青年才俊。其山水画内营丘壑,吞吐云烟,骨力峻厚,开合自然,画面明净达意。

王仲(著名美术评论家):董希源热爱生活,眼睛不是老盯在花鸟画的老套路上踌躇徘徊,而是放眼到生活中去发现花鸟画的新题材、新形式。



文章标签: 董希源 传统

猜你喜欢

原图
万古英华
万壑树声满千崖
云卷千峰集
云峰秀泽
云满幽谷
山水之一
早期-山水
松鹤朝阳
牡丹魂 绢本
书法 -飞腾
四喜图图轴
雪岭盘车图
书法 五言诗
大丽花
花卉四条
天道酬勤
喜上眉梢图
0.1398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