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和外国画家不同,外国的画家只要画画技术好就行了。技术用以表现所画的对象。中国的画家所要具备的基础就多了,一是功力要好,技术的升华才成为功力;二是书法要好,三是学问要好,其中包括通诗文、哲学;学问好最为重要,否则,技术不能升华为功力,书法也不可能好,书法必具有古代的传统和文化,这也必须有学问的底子,“一一毫端百卷书”,每一笔都要有百卷书的基础。中国画家用笔所要表现的主要不是对象,而是借对象抒发自己的心意和情怀。其中个人的学识、修养、气质、性格、胸怀、意识等都在笔下表现出来了。所以,外国画家的作品,必须有形式上的不同,或视觉的冲击力。而中国画家的作品,必须有丰富的内涵。形式上也许差不多,但内涵的反差却是极大的。外国的画,主要以“目视”,中国的画,主要以“神遇”。以“神遇”的艺术,内涵必须是丰富的。诗文书画的内涵融于一体,缺一不可。画上可以不题诗,不写字,但必须有诗意,有书法内涵。


天才型画家,画、诗文、书法、理论,样样皆佳。石涛的画,山水、花卉、人物,皆是第一流,石涛的诗文、书法在画家中也是第一流的,石涛的理论《画语录》,在中国绘画理论史上也是十分突出而不可缺少的。一般画家的作品,观久必生厌,而石涛的作品犹如日月,虽日日见之,而光景常新,绝无生厌之感。故对石涛及其诗文、书画、理论的研究,在中国,在世界,都是永久的话题。


以前的画史一般都把石涛作为杰出的山水画家,亦作花卉。鲜有称他为杰出的人物画家。但这册《石涛百页罗汉图册》的出现,也许将彻底改写这一历史,石涛是杰出的人物画家。












《石涛百页罗汉图册》(以下简称《罗汉图册》)应是石涛早年作品。在图册第五开上有“丁未年石涛画”,在第九开上有“丁未冬于敬亭山广教寺石涛济山僧敬写”,在第十七开上写有“丁未秋日济山僧”。可知这套册页,石涛始画于丁未年,即公元1667年,画于敬亭山广教寺。册页在第二十开上写有“乙酉秋日济山僧”,在第二十五开上写有“乙酉冬天童忞之孙石涛济写”,在第二十八开上写有“乙酉秋日善果月之子石涛画于敬亭山广教寺”。在第三十五开上写有“乙酉夏日石涛济山僧敬画于广教寺”。在第四十六开上写有“乙酉冬日石道人”。可知石涛在1667年画了一部分后,即停止了,于乙酉(1669年)又画了一部分。


在第五十一开上写有“庚戌秋日石涛敬写”,在第七十开上写有“庚戌石道人”,可知,这部分画画于庚戌(1670年)。在第七十九开上写有“壬子春小乘客石涛”,在第八十三开上写有“壬子秋石涛”,在第九十七开上写有“壬子冬小乘客石涛济写于敬亭山广教寺。”可知最后部分画于壬子(1672年)。


但石涛并没有画完,他仅画了310位罗汉,加上童子、恶鬼等也仅320人。因为他准备去扬州,便停笔了。因为石涛居住在广教寺,画给广教寺的,画成一百页后,便由广教寺收藏。广教寺收藏这套册页时,在一百页罗汉图的每一页上都钤印:“敬亭山广教寺永远供奉”。一百页装裱后成一盒,上有签:“苦瓜大和尚百页罗汉图册神品,敬亭山广教寺供奉。”但广教寺装池题签必在康熙十八年之后。因为石涛到了南京后,始自号“苦瓜和尚”。在宣城时尚未有“苦瓜和尚”之称。


猜你喜欢

十六阿罗应真图卷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
对菊图
风竹图
古木垂荫图
花卉册十帧
花卉山水册页12开
花鸟图册12开
江山胜揽
春耕图轴
梅花小鸟
山水图轴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达摩祖图卷
三友百禽图
仿宋元人缩本画跋册14开86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临米芾方圆庵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