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纵182、横127厘米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   绢质。以蓝色和绿色为衬底,施红色及石青、白粉、金粉等近十种颜料,完整反映了《父母恩重经》的内容。画面中心绘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并坐说法,上部绘“七佛”“七宝”及仙山楼阁等。下部有十弟子、十二菩萨分列两侧供养。说法图下方书《佛说报父母恩重经变》一方及“宋淳化二年岁次辛卯五月二日”《绘佛邈真记》一方。经变故事分列在说法图两侧,以经变常用的连环画形式展开,一个情节一幅画,共有15幅图。它们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用山石分隔,每幅画的右侧或左侧都有墨书榜题,说明所画内容。首幅绘父母对坐,榜书“父母之恩,昊天罔极”;第2幅绘母教训子,榜书“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养”;第3幅绘一妇人为新生儿洗浴,室内父母对坐,榜书“十月将满,产后母子俱显,洗浴时”;第4幅绘母抱婴儿哺乳,榜书“母为其子开怀出乳,以乳乳之时”;第5幅绘婴儿卧于双木交叉栏车内,母亲摇车,榜书“或在栏车,摇头弄脑时”;第6幅绘子骑母颈前行,父随后作戏儿状,榜书“父母将子随行加胫(架颈)时”;第7幅绘父母在插秧,子卧在栏车内酣睡,榜书“父母养育,卧在栏车时”;第8幅绘父母前行,子牵母衣呼叫,榜书“或复曳服随行,呜呼向母时”;第9幅绘父母对坐,子在中间欢跳,榜书“父母怀抱,含笑未语和弄声时”;第10幅绘父母对坐,一小儿作索要果饼状,榜书“或得果饼以与其子,一遇不得,娇啼佯哭时”;第11幅绘子在拜父母,榜书“孝子不娇,必有慈顺”;第12幅绘子长生成人,不孝父母,反目出走,榜书“娇子不孝,必有五谪”;第13幅绘父母并立,子弃不养,孤苦无依,榜书“父母年老,气力衰微时”;第14幅绘一庑形房内夫妻并坐,窃窃私语,房外一女弹琵琶,一男拍板,榜书“得他子女,私房室内,共相欢乐”;第15幅绘上部一裸体儿童卧在床榻上,四周有火围绕,下部二老父母相对坐,榜书“子亦长大,求索妻时”。整幅绢画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绘画形式,详细描述了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儿子长大成人,其间父母养育儿子的全部过程。表现了《父母恩重经》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突出了父母对儿女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对孝子予以赞扬,对逆子给予无情的鞭挞。这些画面也生动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生儿育女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的真情实景。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古代美术珍品。
文章标签: 父母 榜书

猜你喜欢

无题
草书浣花溪图
九龙图
教审帖
波图
月下五雀图
西塞渔舍图
树色平远图
水墨写生图
柳塘牧马图
雪树寒禽图
风雨牧归图
古木寒禽图
朝阳图
砥柱铭
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
山水图
会昌九老图
0.0721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