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虺龙纹冲牙,春秋,长7.4厘米,端宽1.5厘米,厚0.3厘米。玉冲牙为新疆和田玉制,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器片状,形似弧形长牙,上端宽而方,下端略尖,中上部有孔,可穿绳悬挂。冲牙表面饰阴线刻出的花纹,线条呈方折状,图案中隐有多个虺龙纹。此种方折的阴线纹图案在陕西地区发现的一些春秋时期的玉器上也可见到,据此推测这件玉冲牙为春秋时期我国西部地区的作品。此件作品造型简练而凝重,代表了春秋时期关中地区佩玉的风格。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成组佩玉中的一种,用于组佩的下部,一般成对佩戴。因佩玉者行走时玉件相撞可发出悦耳的声音,加之此器形如兽牙,故名冲牙。春秋、战国时期,玉冲牙的样式很多,还出现了一些玛瑙作品,作品样式较复杂,在牙形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化。《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以鲁国事为主,兼涉列国。《春秋》所述的历史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其文字简单,长不过40多字,短的只有一个字,故后来许多人为之作注,汉代以前主要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宋代胡安国的《春秋传》在明清两代影响也很大,成为明及清乾隆以前士子必读之书。玉器长埋地下,受周围酸、碱等物质的浸蚀,日积月累,形成蚀斑,称为浸色或沁斑。

文章标签: 春秋

猜你喜欢

带有凸起旋钮的圆盘(bi)形式的吊坠
CHAPE
龙吊坠
吊坠(黄)
带把手的杯子
吊坠有两个龙头
玉镂雕虎形剑璏
服装钩
古玉残器四件
编织戒指形式的吊坠
龍紋璧
玉龙首璜
玉龙
圆柱形珠
青玉管
服装钩(daigou)与动物头
玉饰纹卧虎
服装钩(daigou)与动物头和脊
0.1050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