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石山子,清,高17.9厘米,长31.3厘米,宽8.7厘米。全器以一整块深蓝色青金石雕琢而成,天然随形,附有木座。两面浮雕万松山馆图,亭台楼阁,庭院深深,山林葱郁,流水潺潺。两面均阴刻乾隆御制诗,一面为《万松山停跸》诗:“停跸山欣号万松,春晴滃然绿阴浓。无多室宇花宫侧,近远都来眼界供。”另一面为《万松山小憇》诗:“众山多濯濯,一峤独苍苍。想有灵祗护,如看图画张。清斋梵宫侧,古籁午阴凉。小憇登程去,拈毫兴已偿。”此面刻字填金。两首诗皆为乾隆皇帝在万松山休憩时的即兴之作。青金石是一种单矿物的硅酸盐玉石,摩氏硬度有5-6。一般有藏蓝、紫蓝、深蓝色,因含有细粒的黄铁矿,蓝色的底子上会出现金色的星点,煞是好看。青金石很早就是一种雕刻工艺材料,汉代墓葬中就曾出土有青金石的小兽。清代,青金石因“色相如天”,很受帝王重视,亦称为“帝青色”或“宝青色”,成为祭天时的重要玉雕材料,《清会典图考》载:“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即是借玉色来象征天、地、日、月,其中天为上,故尤重青金石。另外,青金石也是重要的矿物颜料之一,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壁画、彩塑等都大量使用青金石作颜料。世界上出产青金石的国家有阿富汗、俄罗斯及智利、加拿大等国。我国还未见有出产青金石矿物的报道,我国古代所用青金石基本从阿富汗一带输入。山子是一种以山石为主体的立体景观,主要流行于明、清,以竹、木、牙、石、玉等材质制成,宋代的作品目前发现的很少。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雕漆主要工艺之一,又称雕工。即先在器物上髹漆若干层后,再凭漆之厚度来雕刻花纹。

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唐代时有《唐六典》,虽为六,实包括中央地方所有官署的体制。明清时改称会典,仍以六部为纲。清又有会典则例与会典并行。玉材中最名贵的品种之一。其色泽由淡黄至深黄不尽相同。最名贵的黄玉色泽纯正,材料极其难得,特别是上好的新疆黄玉目前极为少见。清代黄玉作品中,玉质多属上乘,其黄色正而娇,莹润如脂,是玉中的佼佼者,其价值绝不亚于羊脂白玉。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也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鸣沙山。相传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保存至今的有490余窟,壁画面积45000多㎡,彩塑2400余身,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文章标签: 青金石 珊瑚

猜你喜欢

青玉十二辰斧形佩——辰
玉围棋子
青玉嵌宝石卧兔
青玉兰亭修禊山子
青金石御制诗山子
水晶球
白玉扳指
青玉十二辰——兔
碧玉光素大盘
白玉仿古铜纹出戟方觚
白玉光素斗笔
红白玛瑙巧做双鱼龙花插
水晶双耳十角杯
翡翠福禄寿纹插屏
痕都斯坦白玉茄式洗
青玉寿字勾云夔龙纹烛台
碧玉大盘
碧玉镂雕牡丹纹盒
0.0789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