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伏虎罗汉,清,周尚均雕刻,通高12厘米,长12厘米,宽10厘米。清宫旧藏。罗汉面带微笑坐抚虎背,虎昂首匍匐于罗汉身侧,温顺可爱。罗汉之袍服刻画精美的莲花、凤鸟图案,线条细密流畅。右手所持之物已残缺不见。座底刻隶书“古闽周彬尚均氏制”八字款。寿山石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质地莹润,色彩斑斓,柔而易攻,为制钮名石,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品类达百余种之多。寿山石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据载,寿山石的大量开采始于宋,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往汴梁,成为达官贵人几案欣赏之物,寿山石的收藏自此而始。元末始以寿山石制印,并延续至今。明、清时期,寿山石的雕刻及收藏愈加盛行,原石收藏亦蔚然成风。周尚均,名彬,福建漳州人,因制石能传杨玉璇之妙,素有“周彬钮”之美誉。据文献记载,周彬曾于乾隆年间供职清宫造办处。叶腊石之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名寿山石。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寿山石是雕刻和治印的优良材料。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尚均,本名周彬,尚均为其字,清代康熙、乾隆时石雕名家。福建漳州人。擅长制印钮,旁涉人物、花卉、山水等,善于捕捉文物特征,进行艺术夸张,作品深受时人称誉。妃嫔的称号。东汉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清朝沿用此名,但位次在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之后,品位较低。清康熙朝寿山石雕名匠,又名杨玑、杨璇,字玉璇,原籍福建漳浦,客居福州。曾做过内府御工,擅长雕刻人物、兽纽。他善于利用寿山石的天然色泽,开创了寿山石雕“巧色”之先例,对后世石雕工艺有很大的影响。

文章标签: 雕刻 山石 福建 周彬 石雕 寿山 罗汉 和尚 清宫

猜你喜欢

寿山石雕罗汉
祭坛蜡烛Altar Candle
梵铜雅曼达嘠
寿老图,长寿神
般若品铜镀金佛-手持金刚菩萨
金嵌珍珠松石楼式龛
観音菩薩坐像
寿山石雕罗汉
祭坛蜡烛Altar Candle
金嵌珠七珍
田黄石渡海达摩
木金漆豆
寿山石雕罗汉
铜鎏金二臂积光佛母像2
清烟晶坐佛
无量寿佛坐像
清玉雕罗汉山子
金累丝嵌珠宝塔
0.1362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