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双连尊,清,高27.4厘米,长26厘米,宽13.5厘米。此尊玉色青白,无瑕斑及杂色。高、低二尊,下体相连。高尊圆口无盖,颈部环一凤,展翅似飞翔,腹上部较粗,浅浮雕夔龙纹,两侧各一象首,下套活环。低尊扁而宽,有椭圆形盖,上饰浅浮雕夔凤纹,宽腹,亦饰夔龙纹。两尊相连处亦雕一凤,与另一凤呼应。器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此件双连尊是清中期制造的宫廷陈列品,设计巧妙,于仿古中融入新意,加工工艺精致,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代表作品。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文章标签: 玉器 工艺 浮雕 夔纹 龙纹 纹饰 宫廷 夔龙

猜你喜欢

青玉杵臼
黄玉斧
青玉大圭
碧玉光素大盘
白玉填金花卉诗句葵瓣碗
白玉莲花纹盒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
青玉嵌宝石卧兔
碧玉象耳衔活环花觚
白玉龙凤纹鸡心佩
白玉王羲之爱鹅勒
青玉兰亭修禊山子
青玉万象更新
青玉珐琅风挡烛台
白玉龙凤灵芝如意
白玉夔龙纹佩
白玉兽面纹匜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