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寿字出戟方觚,清乾隆,高24.5厘米,口径8.9×8.3厘米,足径6.7×6.4厘米。方觚白玉质,局部有黑斑。方口微外撇,有直边,长颈,凸腹,高圈足外撇,下有直立裙边。颈、足饰蕉叶纹和雷纹,腹饰饕餮纹。颈、腹、足部均饰八出戟,戟面上刻篆体“寿”字。口内四周刻楷书乾隆御制诗:“和田贡美玉,量质制成觚。无取俗时样,教摹博古图。圜方品殊矣,饕餮戒存夫。久弗为饮器,簪花佐咏娱。”末署“乾隆乙巳,御题”款,并琢“会心不远”、“德充符”篆书阳文印两方。乙巳为乾隆五十年(1785年)。此器材质为和田玉,玉质温润,造型古色古香,纹饰精美,戟面所刻“寿”字多达百个,并有吟咏此器的御制诗题刻,其历史、艺术价值颇高。器身凸起扉棱谓之出戟。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由近似“丁”字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此种纹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战国时再度流行。

传说中龙生九子,饕餮便是其中之一,特点是极其贪食。《说文解字》释其为:“饕,乃贪嗜财货饮食之意。贪食每较贪财为甚,以食盖财,故从食。餮,为大张其口以人财货纳饮食,故从飧声。”《吕览·先识》中说:“饕餮,恶兽名。古代钟鼎彝器,多琢其以为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虽然饕餮纹大多铸于青铜器,但玉器、瓷器等上也有不少饕餮纹。有的作品只琢刻鼻以上的部分,无口与颏,寓意节食戒贪。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文章标签: 饕餮 乾隆 饕餮纹

猜你喜欢

白玉芭蕉仕女
白玉镂雕龙螭斧式佩
白玉十二月令组佩
青玉支硎山山子
成组玉鱼
碧玉象耳衔活环花觚
青玉衔莲水座大鱼
碧玉镂雕双婴耳荷叶杯
白玉镂雕子辰佩
青玉涉水戏童渔翁
碧玉莲花纹瓜棱式罐
白玉合符
痕都斯坦青玉葵花碗
青玉十二辰斧形佩——辰
玉扳指一组
黄玉双联璧
玉围棋子
青玉寿字蕉叶螭龙纹花觚
0.1057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