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青釉蒜头瓶,宋,高13.2厘米,口径3.2厘米,足径5.7厘米。瓶直口,颈部细长,腹部由凹凸的棱线形成似蒜头状的形体,圈足。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片,开片较大且遍布器身。此瓶釉面肥厚润泽,闪现一种酥油般光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造型上也颇具特色,器身于稳重端庄中以凹凸变化的棱线突出其精巧。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铜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状而得名。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还未形成人为性的装饰。

文章标签: 釉面 瓷器 蒜头 开片 棱线 粉青 色泽 时期 造型 青釉 釉色

猜你喜欢

钧窑鼓式三足洗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1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黄釉黑彩竹纹瓶
哥窑青釉贯耳瓶
当阳峪窑剔花缸
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
耀州窑青釉药王塑像
绿釉剔刻花纹执壶
龙泉窑三足炉
白釉剔花花卉纹枕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瓶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官窑大瓶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
0.1013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