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釉印花孔雀牡丹纹盘,北宋,高5.5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12.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釉,釉色白中泛牙黄,外壁可见泪痕状流釉,口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内壁印四只孔雀穿牡丹花,内底印双雁穿花,纹饰之间以一周回纹相隔。印花装饰是定窑白瓷最具代表性和最富表现力的装饰技法之一。这一工艺成熟于北宋中后期,金代更为普及。其做法是将半干的坯体扣在雕刻有图案的模具上,用手拍打,使花纹印到器物上,然后施釉入窑烧成。虽然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已见印花技法,但其纹样是以小块模具重复拍印而成,而定窑瓷器则用整块模具将纹饰一次拍印完成,操作简便,易于批量生产。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由于施釉时釉浆稠厚,在浸蘸过程中,釉水下流而形成的现象。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文章标签: 印花 纹饰 工艺 施釉 家具 装饰 白瓷 白釉 牡丹 花纹 模具 方法 泪痕 陶器 回纹

猜你喜欢

官窑青釉方花盆
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碗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
哥窑八方碗
龙泉窑五孔盖瓶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
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
青白釉狗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托
定窑白釉单柄杯
余杭窑青釉菊花小盒
黑釉油滴釉盘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瓶
0.0904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