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碗,北宋,高6.1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5.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体内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镶铜鎏金釦。外壁一周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制《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适然成咏》诗:“谓碗古所无,托子何从来。谓托后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谓碗即盂,大小异等侪。说文及方言,初无一定哉。然而内府中,四五见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实所谐。碗托两未离,只一留吟裁。其余瓷配之,亦足供清陪。兹托子古玉,玉碗别久乖。不可无碗置,定窑选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离而聚,是理难穷推。五字纪颠末,丰城别寄怀。”后署“乾隆庚戌春御题”,钤“会心不远”、“德充符”两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称最喜欢作诗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间共刊印《御制诗集》五部,收录咏瓷诗近200百首,题为咏定窑的32首。咏瓷诗作好后,皇帝会旨令宫廷匠师将其镌刻在器物上,部分流传至今的作品,为了解乾隆朝对定窑瓷器的鉴赏标准提供了直接线索。故宫博物院藏瓷器中,题刻乾隆皇帝咏定窑瓷器诗者共6件。今人研究认为,只有此碗与两件圆洗是宋、金时期定窑作品,其余则为别的窑口或后世烧制的仿定窑白釉瓷器。不过,无须因此厚今薄古。随着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深入,今见定窑瓷器的数量已远超过清代宫廷收藏,加之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如今,人们对定窑瓷器的认识水平理应超过乾隆皇帝所处的时代。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周礼》官名,掌管王室库藏。清代内务府简称“内府”,管理皇家事务。清代中央修纂图籍的管理机构——武英殿修书处隶属内务府管辖,故武英殿刊刻的书籍或翰林编修们缮写刊刻的图书习惯上称为内府刻本或内府写本。

文章标签: 瓷器 白釉

猜你喜欢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Teabowl_Teabowl 159684
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
黑釉素身盖罐
定窑白釉印花海兽鱼纹洗
钧窑天蓝釉缸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1
小球状罐与滚动的嘴唇和程式化的叶子_Small Globular Jar with Rolled Lip and Stylized Leaves 193031
黑釉褐彩花卉纹小口瓶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花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
带花纹花的细长卵形花瓶(眉坪)_Elongated Ovoid Vase (Meiping) with Stylized Flowers 53529
黑釉剔花缸
黑釉玉壶春瓶
刻牡丹纹方砖
定窑白釉印花莲池鸳鸯图折沿盘
有莲花和叶子的浅碗_Shallow Bowl with Lotus Flower and Leaves 45464
钧窑天蓝釉鸡心盖罐
褐釉彩绘虎形枕
0.1074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