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梅瓶,元,通高39.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7.2厘米。瓶小口,圆唇,短颈,肩以下渐敛,圈足。盖为覆杯形,盖沿及盖内壁下半部无釉。灰白色胎。通体施天蓝釉,釉层棕眼较多,釉垂流现象明显。盖及瓶腹均涂抹紫红色斑。足根及底部无釉,盖、瓶无釉处均为酱褐色。此件梅瓶在天蓝色地釉上施紫红色斑块,犹如片片彩霞,爽心悦目。这种装饰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时的随意涂洒,烧成后却呈现出诗意的画面。作为酒具的梅瓶在流传过程中多数瓶盖已失,且钧窑瓷器中梅瓶也较为少见,因此这件带盖的钧窑梅瓶流传至今殊为难得。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瓶式之一种,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瓶体修长,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有的附盖。梅瓶为盛酒用具。自宋代开始流行。元代梅瓶除圆形外,尚有八方形。明清时梅瓶器型从瘦长秀丽演变为肥矮丰硕,并由日用瓷渐变为陈设瓷。以景德镇窑制品最佳。

文章标签: 梅瓶

猜你喜欢

蓝釉紫斑罐
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盘
碗牡丹卷轴,霹雳(金刚)符号和人物舒福(枢密院)_Bowl with Peony Scrolls, Thunderbolt (Vajra) Symbol, and Characters Shufu (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
灰陶加彩鼠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褐釉贴云龙纹大瓶
钧窑天蓝釉葫芦瓶
小瓶花瓶_Small Bottle Vase 194205
钧窑天蓝窑变釉碗
红釉印、划花云龙纹盘
景德镇窑蓝釉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
龙泉窑青釉塑贴四鱼纹洗
黑陶盘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龙泉窑青釉划花执壶
用于四个云形脚的花盆的Lobed盆地_Lobed Basin for Flowerpot with Four Cloud-Shaped Feet 1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