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怪石茶花纹碗,明成化,高6.7厘米,口径15.3厘米,足径5.2厘米。清宫旧藏。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装饰,绘三组怪石茶花纹,间以坡地花草、飞舞的蜜蜂。足内施青白色釉。外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胎体轻薄,釉面光润,绘画笔触细腻,青花发色淡雅,所用青料当为产于江西省乐平县的平等青料。此件青花碗称得上是堪称开创了青花瓷器新的美学风范的典型——成化官窑青花瓷器——的代表作。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平等青为陶瓷青花料之一,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产于今江西乐平,呈色淡雅。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经高温烧制,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这些窑址出土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文章标签: 青花 瓷器

猜你喜欢

仿定窑白釉划花荷莲纹盘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青花缠枝莲纹碗
青花锦地花卉壮罐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青花海水纹香炉
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
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
石湾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广窑楸叶式洗
宜兴窑“时大彬”款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图执壶
青花灵芝纹碗
青花玉壶春瓶
青花缠枝花纹罐
宜兴窑天蓝釉鹅颈瓶
哥釉葫芦瓶
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青花菊瓣纹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