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三色花鸟纹花觚,清康熙,高44.2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15厘米。清宫旧藏。觚撇口,长颈,鼓腹,高胫,近底处外撇,圈足。通体釉里三色(青花、釉里红、豆青)装饰。颈部绘孔雀、山石、牡丹。腹部绘螭龙、灵芝。胫部绘山石、玉兰、菊花、蝴蝶。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该器造型规整、挺拔,设色淡雅,绘画笔触细腻,观之使人赏心悦目。清康熙朝创制的一种釉下彩,通常有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颜色,有时也会填加白粉色,由于透明釉的保护作用,釉里三色相经映衬,永不退色。

原为商周时期流行的酒器。宋代各窑按其形进行烧制,仍保留着早期的特点。元、明、清各时期尽管也有烧制,但结合瓷器的特点有所变化。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下彩品种之一,系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胎上彩绘,然后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其在釉下彩绘,故称釉里红。釉里红的白地红花,色彩鲜艳,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受,自元代创烧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铜对窑室内的气氛要求严格,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烧成难度大。元与明初的制品有些呈色不稳定。明、清时烧制的釉里红色彩稳定,且更加艳丽,尤其是清雍正朝的釉里红,不仅色泽鲜红,而且成品率高。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文章标签: 青花 釉里红 高温

猜你喜欢

五彩祝寿图挂屏
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
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
粉彩婴龙灯图瓶
黄地粉彩丛竹纹盅
五彩山水人物瓶
紫砂绶馥款龙首三足壶
青花团花纹摇铃尊
仿定窑白釉划花缠枝花纹玉壶春瓶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五彩人物挂屏
宜兴窑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
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
五彩麒麟送子图长方瓷板
五彩祝寿图插屏
五彩仕女圆瓷板
宜兴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0.2050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