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地绿彩缠枝莲纹梅瓶,清乾隆,高17厘米,口径3.3厘米,足径6.2厘米。梅瓶内施松石绿釉。外壁以绿彩描绘纹饰,隙地填以黑彩,形成黑地绿彩装饰。颈部绘朵花纹,肩部绘如意头纹、缠枝莲花纹。近底处绘莲瓣纹。色彩对比柔和。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留白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瓶式之一种,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瓶体修长,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有的附盖。梅瓶为盛酒用具。自宋代开始流行。元代梅瓶除圆形外,尚有八方形。明清时梅瓶器型从瘦长秀丽演变为肥矮丰硕,并由日用瓷渐变为陈设瓷。以景德镇窑制品最佳。

松石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因发色与绿松石相似而得名。此种釉在清朝雍正时创烧成功,乾隆时期流行。莲花作为佛教的标志之一,象征纯洁,缠枝因枝蔓连绵不断,具生生不息之意。缠枝莲花纹是寓意吉祥的传统装饰纹样。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文章标签: 装饰 莲花 中国 瓷器 青花 绿釉 纹饰 梅瓶 花纹 传统 乾隆 口径 佛教

猜你喜欢

黄地粉彩丛竹纹盅
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
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仿定窑白釉划花缠枝花纹玉壶春瓶
五彩花蝶长方瓷板
白地墨彩花蝶纹圆盆、奁
五彩花鸟长方瓷板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
文竹釉开光双耳壁瓶
宜兴窑凸竹纹盖罐
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
青花云龙纹炉
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
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紫砂绶馥款龙首三足壶
五彩麒麟送子图长方瓷板
青花转心瓶
0.1197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