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图并书序》卷,明,许光祚绘,绫本,设色,纵27厘米,横136.1厘米。

卷后有许光祚书《兰亭序》,落款曰:“辛亥暮春摹于长水之玉瑛堂。关西许光祚。”下钤“灵长氏”朱文印。辛亥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画心无款,

有“永安沈氏藏书画印”朱文鉴藏印一方。许光祚,活跃于明代万历年间,字灵长,陕西人。与汤焕同郡,得其书法,时人号曰汤许。举于乡,知太平县,著有《许灵长集》。有书法作品传世,但文献没有记载他能绘画。

本卷以山水为背景,表现兰亭修禊故事。卷首山脚下二文士携三童子而来,往前溪水边有一亭,亭中间置一桌,一文士在桌上挥毫,一文士坐于侧,另有一文士坐长凳上倚栏观鹅。溪流两岸边绘众文士及童子,文士们分组而坐,或凝思或交谈,或观摩或挥毫,其中有一人袒胸盘坐,双手上举似为养气,另有两文士在喝交杯酒,形态生动。溪流间有荷叶托着酒杯顺流而下。该图虽然大体继承了宋元以来兰亭雅集图亭中观鹅、岸边赋诗的构图方式,但从图中人物的服饰、动态及人数等来看,画家表现的更像是明代文人模仿王羲之等兰亭雅集时的情形,而不是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原貌。图中人物线条简洁严谨,设色淡雅,山石轮廓以侧笔皴擦,工整柔和。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使鼠须笔,凡28行324字,书法藻丽多姿,精美绝伦,历代为楷模。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指文人雅士吟诗作画、议论学问以及休闲娱乐的集会。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后来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自出机杼,推陈出新,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文章标签: 兰亭 王羲之 书法

猜你喜欢

明许光祚书琴赋 卷
明人便面书册 册 许光祚草书五言律诗
明人书画扇(贞) 册 明许光祚行草诗
明诸臣书画扇面册页 册 明许光祚行书兰亭序
明许光祚草书五言联 轴
明许光祚小楷三都赋卷
明许光祚草书五律诗轴
五相观音图
扇面集4张花卉扇面
溪堂诗意图
出处图卷
花鸟精品册 15张
老迟像
山水圖
苏惠回文凯旋诗
桃源图卷
着色花卉图
山水册3 北京故宫
0.0763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