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图》卷,明,蒋乾绘,纸本,设色,纵30.5厘米,横145.5厘米。

本幅作者自识:“癸卯秋日蒋乾为乾峰先生写。”引首钤“皇朝恩荣”等4方藏印,后钤“虹桥居士”、“至德里人”2印。

此图绘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作者时年79岁。宋元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以赤壁为题创造出许多名作,蒋乾的《赤壁图》就是根据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千古名篇《后赤壁赋》绘制的。画面描述了文人在游赤壁时的感慨,虽屡次改朝换代,但江山依旧。此图意境深远,构图采取俯视角度,赤壁位于画卷的左端,陡峭而险峻。山路盘绕其上,有几位文人在赏景吟诗。画卷中端江面开阔,有仙鹤在空中翱翔,岸边舟船上有一文士闲坐于内,可能绘的即是苏轼。山水和人物活动情景交融。

后幅有陈泰来书《后赤壁赋》。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冈县城西北江滨,名赤鼻矾,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故亦名赤壁。赤壁是长江中无数矶崖中的一个,三国时,曹操的水陆大军在这里被东吴周瑜和西蜀诸葛亮打得大败,逃回北方。从此,三国鼎立的形势基本定局,赤壁也因此而闻名天下。蒋乾(1525—?年),字子健,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其父蒋嵩擅画。寓吴郡(今江苏苏州)虹桥,破屋半间,以丹青自娱。工山水,清秀古雅。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次子。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熙宁时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对王安石所行新政有异见,上书神宗,遂被贬谪黄州。元祐间复起用,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绍圣四年(1097年),党争又起,再谪惠州、儋州,最后北还,病殁常州,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风格独具。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擅长行书、楷书,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家数。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为湖州竹派之一。传说他画竹干从地直起至顶,并不分节绘写。尝在试院,兴到无墨,遂用朱笔写竹,后人竟效,称为“朱竹”。能作枯木、怪石、佛像,出笔奇古。论画力主“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并提出“士夫画”(即文人画)之说。传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传世绘画有《古木怪石图》卷、《枯木竹石图》卷(与文同《墨竹图》卷合卷),现藏上海博物馆。著有《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等。苏轼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中旬重游赤壁后作此文。文中写初冬之夜赤壁寂寥幽深之景。全文如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鸣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文章标签: 赤壁

猜你喜欢

仿王蒙山水
明蒋干倣王蒙山水 轴
明诸臣书画扇面册页 册 明蒋干独钓寒江
山水轴
书画合壁图
山水图轴
品茶图
花卉山水
游船图
苏惠回文凯旋诗
仿古山水册
山水图卷
春耕图轴
汉宫春晓图
释迦牟尼图
百鹤图卷
人物故事图 吹箫引凤
斗草图
0.1284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