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蜀宫妓图》轴,明,唐寅作,绢本,设色,纵124.7厘米,横63.6厘米。

本幅自题:“蓮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鬥绿與爭緋。蜀後主每于宮中裹小巾,命宮妓衣道衣,冠蓮花冠,日尋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謠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濫觴。俾後想搖頭之令,不無扼腕。唐寅。”

此图原名《孟蜀宫妓图》,俗称《四美图》,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網·画录》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妓图》,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她们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面施胭脂,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情态端庄而又娇媚。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著道衣的宫妓妩媚之态:“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有鲜明的讽喻之意。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四人交错而立,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笔墨技巧近法杜堇,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细劲流畅,富有弹性和质感,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设色鲜明,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浓艳中兼具清雅。作品画风带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唐寅自题所述内容,与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生活甚相吻合。北宋薛居正所撰《旧五代史》卷136载:“衍袭伪位,……秋九月,衍奉其母徐妃同游于青城山,驻于上清宫。时宫人皆衣道服,顶金莲花冠,衣画云霞,望之若神仙。及侍宴,酒酣,皆免冠而退,则其髻髽然。”表明使宫人衣道服、冠莲花冠是前蜀后主王衍朝事。唐寅题中所说“蜀之谣”,即指前蜀王衍当政时的民间歌谣“泥首仓羞”,宋人《五国故事》卷上载:“(衍)好戴大裁帽,盖欲混已。而人次为泥首仓羞之兆耳。”此谣即揭露了后主私宿娼家、饮于酒楼,恐人识破、戴帽掩遮的荒谣行径。故此,本图当绘前蜀后主王衍内宫故实,画名应为《王蜀宫妓图》。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收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有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卒。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其绘画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各科。画法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响,多“吴派”痕迹,30余岁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宗“院体”一路,后泛学宋元诸家,自成一体。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粗笔一路源自周臣,仿学南宋“院体”,然于刚劲雄健中别具清俊秀逸之韵;细笔画属其本色,更多文人画笔意,景色简约清朗,用笔纤细有力,皴法灵活多变,墨色淋漓多变,风格奇峭而又秀润。人物画造诣也很深,兼善工笔重彩、工笔淡彩、白描、水墨写意诸法,形神俱备。王衍,五代四川前蜀国王建之子,字化源,有才思和学问,然好靡丽之辞。即位七年,年号乾德(919--924年)、咸康(925年)。在位时荒淫无度,日夜酣饮,委政宦官,民不聊生,不久即为后唐所灭,本人及宗族皆被杀,为亡国之君。

“仕女”始称“士女”,其原初的语义指未婚的男女,后来泛指男女。至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录绘画作品时已开始用“士女”一词,它代表了一种题材内容,在当时,这类画作主要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美女。唐代仕女画表现面部立体感的一种技法,即在仕女面部的额头、鼻梁、下颔三处涂上白粉,以示凸起,并显现浓妆艳抹的华贵气质。宋明沿袭,遂成为传统仕女画表现技法之一。

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成为宫廷史馆“画值”。以擅绘皇族贵妇、婴儿、鞍马而称甲于时。所画仕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在笔墨技法上,惯于以工细匀整的铁线描勾线,线条随着人物、鞍马的体态形状而曲尽变化,富有表现力。着色细腻,色调淡雅而色泽丰富,特别是在人物衣装和马鞍纹饰的色彩配置上更是别具匠心。宋徽宗内臣奉敕编撰的《宣和画谱》记载他的作品共47件,今日以留存宋人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最为著名。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出身于官宦之家,曾任越州、宣州长史。擅绘佛道图像,因创制具典雅华丽特色的“水月观音”而被称为“周家样”。亦工人物肖像和仕女画,以画风写实、形神兼备而令世人瞩目。由唐代仕女画名家张萱、周昉等人所创立的、反映唐代审美风尚的仕女画样式。所绘形象体貌丰腴壮健,服饰华美繁缛;画法用笔工细劲健,施琴弦描、铁线描或兰叶描,设色浓重鲜丽,运重彩法;风格艳丽绚烂,格调雍容华贵。

杜堇,字惧男,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等,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古籍燕京(今北京)。成化中试进士不第,遂绝意进取。工诗文,善绘事,以人物画著称,精白描法。唐寅30岁左右与杜堇相识,甚受其影响。

文章标签: 王衍 后主 仕女 唐寅 特色 仕女画 花冠

猜你喜欢

墨梅图
步溪图
草屋蒲团图
柴门掩雪图
风竹图
葑田行犊图
观梅图
红叶题诗仕女图
金昌送别图
渔乐图
林亭清话图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品茶图
山水册页11开
潇湘白云(书画合璧图)
山水册合卷
书画合册12张
山水图册 10张
0.121252s